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铀浸出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01-14 05:24
  铀浸出是通过浸铀溶液与铀矿物之间发生一系列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而得以实现,国内外学者对铀浸出过程中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做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在对铀浸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进展系统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氧化—还原、溶解—沉淀、吸附—解吸等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氧化浸出的基本原理及各类氧化剂(H2O2、SO2/O2、MnO2、微生物等)对氧化作用的影响,分析了温度、水化学性质(Eh、pH、主要阴阳离子、气体)、脉石矿物等对溶解—沉淀作用的影响,探讨了黏土矿物、胶体、有机质、微生物等吸附剂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最后,对今后铀浸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予以展望。 

【文章来源】: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20,(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铀浸出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研究进展


图1铀和锰的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示意图[21]Fig.1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coupled

革兰氏阴性菌,机制,相互作用,吸附剂


图2革兰氏阴性菌与铀相互作用的机制[32]Fig.2Interactionmechanismbetweengram-negativebacteriaanduranium[32]2.3吸附—解吸作用吸附—解吸是固体表面作用的一种常见形式,吸附是吸附剂通过表面作用降低吸附质表面活化能,使其附着到吸附剂表面,吸附对铀浸出溶液化学成分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在铀浸出水岩体系中,铀从矿石中浸出后通常形成可溶的氧化态U6+,且以UO22+及其络合物形式存在并迁移,迁移途径中吸附剂的存在会显著影响铀浸出效果。因此,不少学者对水中铀及其络合物在黏土矿物、胶体、有机质等多种吸附剂上的吸附特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2.3.1黏土矿物黏土矿物是铀浸出过程中分布最广、最常见的矿物吸附剂,黏土矿物的存在可以导致溶浸液中的铀在经过砂岩孔隙时被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巨大表面积和自由能的黏土矿物所吸附,从而使铀的迁移受到阻滞。针对黏土矿物吸附带来的阻滞与迁移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黏土矿物对铀的吸附特性取决于黏土矿物类型,BACHMAF等[33]研究了U(Ⅵ)在多种黏土矿物水岩界面的吸附过程认为,由于UO22+和Na+的竞争吸附,铀在蒙脱石上的吸附与Na+浓度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而高岭石对二者的吸附差异较小。PAYNE等[34]进一步对高岭石吸附铀酰的研究表明,高岭石吸附铀酰取决于其表面的三种类型的结合位点:硅醇(silanol)、铝醇(aluminol)和钛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iO2胶体、介孔SiO2对低浓度铀的吸附作用机制研究[J]. 侯伟,韦克钢,胡鄂明,黄龙,许娜,蒋潇宇,马战争,王清良.  矿冶工程. 2019(04)
[2]砂岩型铀矿浸出研究进展[J]. 赵凯,黎广荣,周义朋,徐玲玲,刘亚洁,孙占学,张万良,倪凤娟,张炜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9(06)
[3]世界地浸采铀矿山生产现状与进展[J]. 原渊,苏学斌,李建华,邓锦勋,王云霞.  中国矿业. 2018(S1)
[4]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吸附铀的研究[J]. 王清良,韦克钢,张琪,黄龙,胡鄂明,许娜.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5]酸性含Fe3+溶液作用下铀的溶解迁移特征[J]. 周义朋,吉宏斌,孙占学,刘亚洁,徐玲玲,史维浚,刘金辉.  地质学报. 2016(12)
[6]Fe(OH)3胶体对铀的吸附行为[J]. 熊骁,王清良,李乾,胡鄂明,冯志钢,李中,王星星.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6(01)
[7]Rare earth metals sorption recovery from uranium in situ leaching process solutions[J]. N.M.Shokobayev,C.Bouffier,T.S.Dauletbakov.  Rare Metals. 2015(03)
[8]地浸采铀中过氧化氢氧化性能研究[J]. 焦学然,孙占学,史维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3(12)
[9]伊犁盆地512铀矿床成矿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研究[J]. 刘金辉,孙占学.  地质找矿论丛. 2003(03)
[10]细菌浸矿的细菌学原理[J]. 张在海,王淀佐,邱冠周,胡岳华.  湿法冶金. 2000(03)

硕士论文
[1]铀矿生物浸出影响因素及电化学行为研究[D]. 高旭.东华理工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87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587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b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