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滇西普朗铜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潜力初探

发布时间:2022-02-15 03:55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多金属成矿带的印支期代表产物,属产于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内接触带的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受复式斑岩体控制作用显著;但矿区东部大脉状铜矿体、南部金矿(化)体则严格受控于断裂构造,明显具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笔者通过对矿区外围北矿段、东矿段和南矿段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特征的深入研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为普朗铜(金)矿床是由多期次、多成因、多成矿阶段叠加而成的次火山-热液矿床,与印支期复式斑岩体与断裂构造、节理裂隙与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北部外围深部具有斑岩型铜矿的良好潜力,而东矿段深部、南矿段深部则分别是寻找大脉状铜矿、金矿的有利找矿靶区。 

【文章来源】:地质找矿论丛. 2020,35(03)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滇西普朗铜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潜力初探


普朗铜矿外围东部E4号勘探线剖面图

剖面图,铜矿,剖面图,组构


普朗铜矿区北段56、66号勘探线剖面图

地质图,铜矿,地质图,玢岩


在矿区北段发育有Ⅱ号岩体,呈岩株状产出,以二长闪长玢岩强烈黄铁绢云岩化为特征,且与钾长石集中的二长质岩性部位发育显著矿化,自中心向外依次发育钾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在矿区的中东部发育有Ⅰ号岩体,以石英二长斑岩(ηοπ51)和花岗闪长斑岩(γδπ51)为主,东部的石英闪长玢岩(δομ51)节理面多见褐红色铁次生氧化物被膜,该组节理控制着东部多条大脉状矿体的产出(图1)。在矿区南段见侵入岩产于图姆沟组中,岩性以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为主,整体偏F断裂附近(图2),此段内存在良好的金地球化学异常。图2 普朗铜矿外围南部地质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滇西北中甸红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冯志红,刘明江,唐昆,阿品.  现代矿业. 2019(04)
[2]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成因及其成矿意义[J]. 曹康,许继峰,陈建林,黄肖潇,任江波.  矿床地质. 2014(02)
[3]云南中甸松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J]. 吴俊,董涛.  云南地质. 2013(04)
[4]中甸普朗还原性斑岩型铜矿床:矿物组合与流体组成约束[J]. 刘江涛,杨立强,吕亮.  岩石学报. 2013(11)
[5]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钾长石和绢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祝向平,陈华安,马东方,黄瀚霄,李光明,李玉彬,李玉昌,卫鲁杰,刘朝强.  矿床地质. 2013(05)
[6]云南格咱岛弧普朗斑岩型铜矿年代学、岩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J]. 刘学龙,李文昌,尹光侯,张娜.  岩石学报. 2013(09)
[7]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成矿岩体的基本特征[J]. 李文昌,刘学龙,曾普胜,尹光侯.  中国地质. 2011(02)
[8]中国大陆环境斑岩型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岩浆热液系统和成矿概念模型[J]. 侯增谦,杨志明.  地质学报. 2009(12)
[9]香格里拉欠虽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J]. 孙贵荣,董建春.  云南地质. 2009(03)
[10]普朗斑岩铜矿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J]. 曹殿华,王安建,李文昌,王高尚,李瑞萍,李以科.  地质学报. 2009(02)



本文编号:3625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625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b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