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高地“大塘坡式”锰矿的成矿机制——硫、碳同位素制约
发布时间:2022-11-06 11:31
"大塘坡式"锰矿在我国华南黔湘渝地区广泛分布,是我国最重要的锰矿资源类型之一。它的形成与新元古代Sturtian雪球事件密切相关,但其具体的成矿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还存在许多争论。本文对贵州铜仁地区新近发现的高地超大型锰矿和共伴生黑色页岩中的微量硫酸盐和黄铁矿的硫同位素、菱锰矿等碳酸盐岩及有机碳的碳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该类型锰矿的成矿环境和沉淀机制进行了探讨。高地锰矿大塘坡组一段含锰黑色页岩和锰矿石中硫酸盐的含量很低,为30.9~20 439.7μg/g,平均3 322.5μg/g,硫酸盐的δ34SVCDT为51.5‰~68.1‰,平均60.4‰。冰碛岩上部铁丝坳组含砾杂砂岩中黄铁矿的δ34SVCDT为26.8‰~59.6‰,平均52.1‰;上覆大塘坡组黑色页岩和锰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VCDT为53.7‰~65.6‰,平均63.3‰,与前人在该区域其它矿区得到的结果一致,与硫酸盐的δ34SVCDT值差别不大;黑色页岩和锰矿石全岩的δ34SVCDT为41.4‰~63.9‰,平...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概况
2 样品处理及分析测试
3 测试结果
4 讨论
4.1 元素地球化学对大塘坡式锰矿沉积环境和成矿机制的制约
4.2 硫同位素对大塘坡式锰矿沉积环境和成矿机制的制约
4.3 碳同位素对沉积环境和成矿机制的制约
4.4 大塘坡式锰矿成矿模型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东松桃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王萍,周琦,杜远生,余文超,徐源,齐靓,袁良军. 地球科学. 2016(12)
[2]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武陵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J].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余文超,杨胜堂,刘雨. 地球科学. 2016(02)
[3]华南李家沱剖面寒武纪纽芬兰世海水氧化还原性质演化及其驱动因素[J]. 向雷,蔡春芳,贺训云,姜磊,袁余洋,汪天凯,贾连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7)
[4]贵州东部及邻区南华纪锰矿中黄铁矿硫同位素高异常及地质意义[J]. 吴承泉,程远,张正伟,肖加飞,符亚洲,邵树勋,郑超飞,姚俊华. 地球化学. 2015(03)
[5]威远地区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对比[J]. 吴伟,黄士鹏,胡国艺,龚德瑜.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12)
[6]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下扬子深水盆地氧化还原性质:来自浙西底本剖面铁组分及有机碳同位素的约束[J]. 袁余洋,蔡春芳,汪天凯,向雷,贾连奇,陈妍. 科学通报. 2014(23)
[7]贵州省松桃县道坨超大型锰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 朱祥坤,彭乾云,张仁彪,安正泽,张飞飞,闫斌,李津,高兆富,覃英,潘文. 地质学报. 2013(09)
[8]黔东北西溪堡锰矿的沉淀形式与含锰层位中黄铁矿异常高δ34S值的成因[J]. 张飞飞,朱祥坤,高兆富,程龙,彭乾云,杨德智. 地质论评. 2013(02)
[9]贵州从江高增新元古代大塘坡组锰矿沉积地球化学特征[J]. 杨瑞东,高军波,程玛莉,魏怀瑞,许利群,文雪峰,魏晓. 地质学报. 2010(12)
[10]贵州松桃大塘坡地区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 周琦,杜远生,颜佳新,张命桥,尹森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黔东新元古代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锰矿的控矿意义[D]. 周琦.中国地质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华南南华系含锰建造的形成机制与南华纪间冰期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D]. 张飞飞.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703425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概况
2 样品处理及分析测试
3 测试结果
4 讨论
4.1 元素地球化学对大塘坡式锰矿沉积环境和成矿机制的制约
4.2 硫同位素对大塘坡式锰矿沉积环境和成矿机制的制约
4.3 碳同位素对沉积环境和成矿机制的制约
4.4 大塘坡式锰矿成矿模型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东松桃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王萍,周琦,杜远生,余文超,徐源,齐靓,袁良军. 地球科学. 2016(12)
[2]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武陵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J].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余文超,杨胜堂,刘雨. 地球科学. 2016(02)
[3]华南李家沱剖面寒武纪纽芬兰世海水氧化还原性质演化及其驱动因素[J]. 向雷,蔡春芳,贺训云,姜磊,袁余洋,汪天凯,贾连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7)
[4]贵州东部及邻区南华纪锰矿中黄铁矿硫同位素高异常及地质意义[J]. 吴承泉,程远,张正伟,肖加飞,符亚洲,邵树勋,郑超飞,姚俊华. 地球化学. 2015(03)
[5]威远地区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对比[J]. 吴伟,黄士鹏,胡国艺,龚德瑜.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12)
[6]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下扬子深水盆地氧化还原性质:来自浙西底本剖面铁组分及有机碳同位素的约束[J]. 袁余洋,蔡春芳,汪天凯,向雷,贾连奇,陈妍. 科学通报. 2014(23)
[7]贵州省松桃县道坨超大型锰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 朱祥坤,彭乾云,张仁彪,安正泽,张飞飞,闫斌,李津,高兆富,覃英,潘文. 地质学报. 2013(09)
[8]黔东北西溪堡锰矿的沉淀形式与含锰层位中黄铁矿异常高δ34S值的成因[J]. 张飞飞,朱祥坤,高兆富,程龙,彭乾云,杨德智. 地质论评. 2013(02)
[9]贵州从江高增新元古代大塘坡组锰矿沉积地球化学特征[J]. 杨瑞东,高军波,程玛莉,魏怀瑞,许利群,文雪峰,魏晓. 地质学报. 2010(12)
[10]贵州松桃大塘坡地区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 周琦,杜远生,颜佳新,张命桥,尹森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黔东新元古代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锰矿的控矿意义[D]. 周琦.中国地质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华南南华系含锰建造的形成机制与南华纪间冰期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D]. 张飞飞.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703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70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