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临江市大栗子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06 12:38
大栗子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吉林省临江市,大地构造位置为老岭变质核杂岩的南东侧、鸭绿江断裂的北缘、本溪-通化-抚松断裂的南侧。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老岭群(大栗子组)、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马达岭组、白房子组)、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矿区内构造主要为褶皱和断裂,确定本溪-通化-抚松断裂为古元古界地层与太古界地层的边界断裂,岩浆活动较弱。在矿区内大栗子组地层中首次发现4层热水喷流沉积岩—硅质岩。大栗子铁多金属矿床由东风、太平和小栗子三个矿区组成。东风矿区矿石类型以赤铁矿型矿石为主,有少量的磁铁矿型矿石,赋矿围岩主要为千枚岩;太平矿区矿石类型以菱铁矿和少量赤铁矿型矿石为主,赋矿围岩为大理岩和少量千枚岩;小栗子矿区矿石类型多为赤铁矿和磁铁矿型矿石,赋矿围岩为千枚岩和少量变质砂岩。矿体产于大栗子组地层中,矿体形态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赋矿围岩为千枚岩和大理岩。在主矿体下部见脉状、网脉状矿化。矿石矿物主要有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铁白云石,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斑状压...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0.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2.1 研究现状
0.2.2 存在问题
0.3 论文选题意义及项目依托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1 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
0.4.2 锆石Hf同位素测试
0.4.3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
0.4.4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0.4.5 稳定同位素测试
0.5 完成工作量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位置
1.2 区域地层
1.2.1 古元古界
1.2.2 新元古界
1.2.3 中古界
1.2.4 新生界
1.3 区域构造
1.3.1 老岭变质核杂岩
1.3.2 鸭绿江断裂
1.3.3 本溪-通化-抚松断裂
1.4 区域岩浆岩
1.4.1 侵入岩
1.4.2 脉岩
1.4.3 火山岩
1.5 区域矿产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层
2.1.1 古元古界
2.1.2 新元古界
2.1.3 中生界
2.1.4 新生界
2.2 矿区构造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3 矿区岩浆岩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3.1.1 东风矿区
3.1.2 太平矿区
3.1.3 小栗子矿区
3.2 矿石特征
3.2.1 矿石的矿物组成
3.2.2 矿石组构
3.3 成矿期次
第4章 含矿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千枚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1.1 千枚岩的主量元素特征
4.1.2 千枚岩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4.1.3 原岩恢复
4.1.4 构造环境判别
4.2 大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第5章 矿床成因探讨
5.1 成矿地质条件
5.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5.3 成矿物质来源
5.3.1 硫同位素
5.3.2 铅同位素
5.3.3 铁同位素
5.4 成矿环境
5.5 成矿时代
5.5.1 千枚岩的锆石U-Pb测年
5.5.2 千枚岩的锆石Hf同位素
5.6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5.6.1 矿床成因
5.6.2 成矿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铁同位素体系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J]. 胡松.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21)
[2]Fe同位素体系及其在地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J]. 曹辉辉,赵新苗,张宏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6(05)
[3]大栗子铁矿东风区地质找矿方向研究[J]. 朱生青,汤宏伟. 矿业工程. 2015(06)
[4]辽东半岛南辽河群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 李壮,陈斌,刘经纬,张璐,杨川. 岩石学报. 2015(06)
[5]陕西省岩房湾铅锌矿成矿流体与地球化学特征[J]. 刘必政,王建平,曾祥涛,王可心,曹瑞荣,程建军. 地质找矿论丛. 2013(01)
[6]Fe(Ⅲ)水解过程中的Fe同位素分馏研究[J]. 李津,朱祥坤,唐索寒.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06)
[7]铁同位素体系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J]. 王跃,朱祥坤. 岩石学报. 2012(11)
[8]白云鄂博地区相关地质单元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制约[J]. 孙剑,朱祥坤,陈岳龙,房楠. 地质学报. 2012(05)
[9]吉林省小栗子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苗迪,方军,王兴昌. 吉林地质. 2012(01)
[10]白云鄂博多金属矿床铁同位素研究[J]. 孙剑,朱祥坤,陈岳龙,房楠. 矿物学报. 2011(S1)
博士论文
[1]白云鄂博矿床成因再研究[D]. 孙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2]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含铁建造的F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 李志红.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
[3]通化地区古元古代构造岩浆事件[D]. 路孝平.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吉林省临江市大栗子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化富集规律[D]. 郭光.吉林大学 2018
[2]吉林省临江市苇沙河铁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D]. 王迪.吉林大学 2018
[3]吉林省临江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 郑源豪.吉林大学 2018
[4]吉林省母猪沟金矿综合找矿信息提取及成矿预测[D]. 颜雷雷.吉林大学 2016
[5]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 马芳芳.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03514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0.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2.1 研究现状
0.2.2 存在问题
0.3 论文选题意义及项目依托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1 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
0.4.2 锆石Hf同位素测试
0.4.3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
0.4.4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0.4.5 稳定同位素测试
0.5 完成工作量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位置
1.2 区域地层
1.2.1 古元古界
1.2.2 新元古界
1.2.3 中古界
1.2.4 新生界
1.3 区域构造
1.3.1 老岭变质核杂岩
1.3.2 鸭绿江断裂
1.3.3 本溪-通化-抚松断裂
1.4 区域岩浆岩
1.4.1 侵入岩
1.4.2 脉岩
1.4.3 火山岩
1.5 区域矿产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层
2.1.1 古元古界
2.1.2 新元古界
2.1.3 中生界
2.1.4 新生界
2.2 矿区构造
2.2.1 褶皱构造
2.2.2 断裂构造
2.3 矿区岩浆岩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3.1.1 东风矿区
3.1.2 太平矿区
3.1.3 小栗子矿区
3.2 矿石特征
3.2.1 矿石的矿物组成
3.2.2 矿石组构
3.3 成矿期次
第4章 含矿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千枚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1.1 千枚岩的主量元素特征
4.1.2 千枚岩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4.1.3 原岩恢复
4.1.4 构造环境判别
4.2 大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第5章 矿床成因探讨
5.1 成矿地质条件
5.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5.3 成矿物质来源
5.3.1 硫同位素
5.3.2 铅同位素
5.3.3 铁同位素
5.4 成矿环境
5.5 成矿时代
5.5.1 千枚岩的锆石U-Pb测年
5.5.2 千枚岩的锆石Hf同位素
5.6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5.6.1 矿床成因
5.6.2 成矿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铁同位素体系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J]. 胡松.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21)
[2]Fe同位素体系及其在地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J]. 曹辉辉,赵新苗,张宏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6(05)
[3]大栗子铁矿东风区地质找矿方向研究[J]. 朱生青,汤宏伟. 矿业工程. 2015(06)
[4]辽东半岛南辽河群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 李壮,陈斌,刘经纬,张璐,杨川. 岩石学报. 2015(06)
[5]陕西省岩房湾铅锌矿成矿流体与地球化学特征[J]. 刘必政,王建平,曾祥涛,王可心,曹瑞荣,程建军. 地质找矿论丛. 2013(01)
[6]Fe(Ⅲ)水解过程中的Fe同位素分馏研究[J]. 李津,朱祥坤,唐索寒.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06)
[7]铁同位素体系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J]. 王跃,朱祥坤. 岩石学报. 2012(11)
[8]白云鄂博地区相关地质单元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对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的制约[J]. 孙剑,朱祥坤,陈岳龙,房楠. 地质学报. 2012(05)
[9]吉林省小栗子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苗迪,方军,王兴昌. 吉林地质. 2012(01)
[10]白云鄂博多金属矿床铁同位素研究[J]. 孙剑,朱祥坤,陈岳龙,房楠. 矿物学报. 2011(S1)
博士论文
[1]白云鄂博矿床成因再研究[D]. 孙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2]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含铁建造的F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 李志红.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
[3]通化地区古元古代构造岩浆事件[D]. 路孝平.吉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吉林省临江市大栗子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化富集规律[D]. 郭光.吉林大学 2018
[2]吉林省临江市苇沙河铁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D]. 王迪.吉林大学 2018
[3]吉林省临江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 郑源豪.吉林大学 2018
[4]吉林省母猪沟金矿综合找矿信息提取及成矿预测[D]. 颜雷雷.吉林大学 2016
[5]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 马芳芳.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03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70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