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盘江盆地北部灰家堡背斜断层褶皱及其与金成矿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3 07:19
南盘江盆地经印支-燕山期造山运动后形成了一系列褶皱穹隆构造,控制着低温矿床的分布。灰家堡背斜位于南盘江盆地北部,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重要成矿和储矿构造,控制着区域内众多低温金等矿床的分布与产出。通过对灰家堡背斜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厘定了灰家堡背斜的形成过程;分析灰家堡背斜与深部逆冲断层的关系,判断灰家堡背斜属于断层相关褶皱,并计算了隐伏逆冲断层的几何学和深度。对灰家堡背斜地层产状进行系统测量和统计。沿两条实测剖面,将数据进行赤平投影,确定灰家堡背斜褶皱样式为NW向直立水平褶皱和NE向直立水平褶皱的叠加褶皱。对区域内劈理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赤平投影,筛选出分别与NW向和NE向配套的轴面劈理,根据轴面劈理的交切关系,判断NE向褶皱叠加在NW向褶皱之上。结合卷入叠加变形的地层和相关年代学数据,确定灰家堡背斜构造样式是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叠加变形的结果。利用灰家堡背斜来研究隐伏逆冲断层的几何学和深度,结合背翼倾角(2θ),翼间角(γ),背斜高度(h),背斜的标志层厚度(h0),背斜的宽度(AB)和前翼分层前的厚度变化率(t?/t),计算出...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大地构造位置
2.3 区域地层特征
2.3.1 泥盆系
2.3.2 石炭系
2.3.3 二叠系
2.3.4 三叠系
2.4 岩浆岩特征
2.5 区域构造演化
3 灰家堡背斜构造特征
3.1 剖面特征
3.1.1 AB剖面
3.1.2 CD剖面
3.2 褶皱与断层
3.2.1 褶皱
3.2.2 断层
3.3 构造期次划分
3.4 构造变形时代及演化
3.5 叠加样式分析
4 灰家堡背斜断层褶皱关系分析
4.1 断层褶皱关系分析
4.2 计算方法
4.3 隐伏逆冲断层的参数和结构样式
5 断层-褶皱关系与金成矿作用
5.1 寒武系软弱层识别
5.2 断层-褶皱关系与金成矿作用
6 结论
6.1 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28890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大地构造位置
2.3 区域地层特征
2.3.1 泥盆系
2.3.2 石炭系
2.3.3 二叠系
2.3.4 三叠系
2.4 岩浆岩特征
2.5 区域构造演化
3 灰家堡背斜构造特征
3.1 剖面特征
3.1.1 AB剖面
3.1.2 CD剖面
3.2 褶皱与断层
3.2.1 褶皱
3.2.2 断层
3.3 构造期次划分
3.4 构造变形时代及演化
3.5 叠加样式分析
4 灰家堡背斜断层褶皱关系分析
4.1 断层褶皱关系分析
4.2 计算方法
4.3 隐伏逆冲断层的参数和结构样式
5 断层-褶皱关系与金成矿作用
5.1 寒武系软弱层识别
5.2 断层-褶皱关系与金成矿作用
6 结论
6.1 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28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82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