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西北上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7-05-22 14:26
本文关键词:胶西北上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区域构造不仅是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而且直接控制着金矿带、金矿田的空间分布。胶东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一定的构造热事件相联系。伴随构造热事件所产生的矿液运移、聚集以及沉淀成矿都受成矿时期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形迹控制。断裂构造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它发育在地壳的不同深度和圈层,对各种矿化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 望儿山断裂位于胶东招远与莱州交界地区的焦家-新城金矿田中,为焦家断裂带的分支断裂,上庄金矿床位于望儿山断裂的北段。与胶西北矿集区其它构造成矿带不同,上庄矿区地质结构具有独特之处;矿区地质体具有垂向双层结构,上部为玲珑花岗岩,下部为郭家岭花岗岩,两者为侵入接触,并同时发育韧性变形;倾向NW的犁式望儿山断裂是控矿断裂,矿体主要赋存于热液蚀变和破碎程度较高的断裂带上盘靠近主断裂面处。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成矿流体的母岩与郭家岭花岗岩形成环境相似。 通过对上庄矿区野外构造形迹详细解剖及受力分析,将区域构造演化了经历了四期变形:早期韧性变形、NE向水平单剪、NE向压扭性剪切与NW向挤压;最大主应力由NE向向NW向挤压逐步过渡,成矿作用发生于构造运动的第三期。成矿期压扭性构造应力场形成了入字型构造、正花状构造等多种形迹,矿体主要分布于整体压性的等间距分布张性空间中,张性空间包括断裂分支与复合部位、断层产状变化部位及节理发育部位等。 通过元素质量平衡计算解释了成矿过程中体系的元素行为规律:蚀变带中心蚀变岩的成分变异强度最大,大量渗透性流体携带活泼组分进入扩容带,对成矿元素(Au)进一步富集,相关元素(Ag、Cu、Zn、Hg、Pb)活化转移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原岩郭家岭花岗岩蚀变成绢英岩,最终变成硅化蚀变岩,其体积扩容率平均值分别为33.87%和28.47%。从远离蚀变带的原岩到蚀变的中心地带,硅化、钾长石化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硅化、钾长石化张性细网脉带产出。这种细网脉带的广泛存在反映了成矿期裂隙带的普遍发育。构造裂隙带是携带成矿物质的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和沉淀的场所,是矿化的有利部位。
【关键词】:上庄金矿区 望儿山断裂带 控矿构造 质量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P618.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前言9-12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2 工作区研究历史10
- 1.3 研究目的及思路10-11
- 1.4 工作量与论文结构11-12
- 1.4.1 实物工作量11
- 1.4.2 论文结构11-12
- 2 矿床地质特征12-30
- 2.1 矿区地质13-15
- 2.1.1 地层13-14
- 2.1.2 构造14
- 2.1.3 岩浆岩14-15
- 2.2 矿体特征15-24
- 2.2.1 Ⅱ号矿体16
- 2.2.2 Ⅲ号矿体16-17
- 2.2.3 Ⅷ号矿体17-21
- 2.2.4 Ⅸ号矿体21-22
- 2.2.5 Ⅹ号矿体22-23
- 2.2.6 Ⅺ号矿体地质特征23-24
- 2.3 矿石特征24-26
- 2.3.1 矿石物质成分24-25
- 2.3.2 矿石结构构造25-26
- 2.3.3 矿石类型26
- 2.4 围岩蚀变26-28
- 2.4.1 钾长石化26-27
- 2.4.2 硅化27
- 2.4.3 绢英岩化27
- 2.4.4 黄铁矿化27
- 2.4.5 碳酸盐化27
- 2.4.6 绿泥石化27-28
- 2.5 成矿期次28-30
- 3 控矿构造解析30-46
- 3.1 控矿构造地质特征30-33
- 3.2 构造演化史33-41
- 3.3 构造控矿作用41-46
- 4 元素地球化学46-81
- 4.1 元素组成46-58
- 4.1.1 主量元素46-47
- 4.1.2 微量元素47-51
- 4.1.3 稀土元素51-58
- 4.2 质量平衡计算58-81
- 4.2.1 计算原理58-59
- 4.2.2 不活动组分选定59-60
- 4.2.3 计算结果60-81
- 5 成矿模式81-84
- 5.1 成矿作用81-83
- 5.2 成矿模式83-84
- 结论84-85
- 致谢85-86
- 参考文献86-90
- 附录90-94
- 个人简介9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学东;胶东新城金矿床构造—蚀变—矿化网络结构[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董敏;新城金矿构造控矿及矿体三维定位预测[D];长安大学;2010年
3 刘海彬;山东招远蚕庄金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与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于洪军;胶东蚕庄金矿上庄矿区成因矿物学研究与深部远景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亚东;郯庐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对矿产的控制与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祁才颂;山东招远上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可;胶东蚕庄金矿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关键词:胶西北上庄金矿床控矿构造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8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