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碾盘梁煤矿一井边角煤回采方案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4-12-21 21:03
回收边角煤可在一定程度提升资源回采效率,对于增加矿山企业效益,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边角煤的回采方法主要包括掘进穿采法、壁式工作面开采法、局部放顶煤法、沿空留巷法、小工作面法、卧底法、调采法、旺格维利法等多种方法。碾盘梁煤矿3-1上煤层地质构造、地层及煤层结构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顶板的稳定性较差,矿井瓦斯含量较低,为低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级别为I类,煤尘具有爆炸性。(1)通过对碾盘梁煤矿3-1上煤层条件分析,结合不同边角煤回采方法的特点,确定采用旺格维利采煤方法作为碾盘梁煤矿3-1上煤层的边角煤回采方法。(2)通过原煤售价、吨煤成本、补偿费用及经营成本计算,边角煤回采的经济效果,研究显示碾盘梁煤矿31103块段边角煤回采每吨原煤可获得利润61.92元,因此,边角煤的回收是经济可行的。(3)通过方案必选,确定最终的采硐宽度为4.5m,隔离煤柱宽度为1.0m,边角煤掘进过程,配套使用的高效掘进机长度为11.8m,考虑到设备操作人员不能进入无支护采空区,采硐长度选择12m。(4)对于边角煤回收过程的隔离煤柱尺寸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对于1.0m2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边角煤开采的研究现状
1.2.1 边角煤开采技术现状
1.2.2 我国煤炭开采回收状况
1.3 矿区边角煤赋存赋存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3.1 矿区边角煤赋存基本情况
1.3.2 边角煤开采问题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边角煤采煤方法确定
2.1 井田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地形地貌与地表水系
2.1.3 气象与地震情况
2.1.4 矿区经济概况及周边情况
2.1.5 矿井水源、电源、通信条件
2.2 边角煤开采方法确定
2.2.1 边角煤开采方法分析
2.2.2 边角煤开采方法确定
2.3 边角煤开采方法工艺
2.4 地质特征
2.4.1 地层、构造、煤层
2.4.2 水文地质条件
2.4.3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2.5 本章小结
3 边角煤回采方案及回采参数研究
3.1 边角煤回采条件分析
3.1.1 地质条件
3.1.2 矿山储量及服务年限
3.1.3 边角煤范围及储量
3.2 边角煤回采经济效果分析
3.2.1 矿井边角煤块段经济可采性评价模型
3.2.2 边角煤块段经济可采性评价
3.3 边角煤开采方案研究
3.3.1 煤层顶板底板稳定性评价
3.3.2 边角煤回采方案
3.4 边角煤开拓开采参数
3.4.1 巷道布置
3.4.2 工作面设备配备
3.4.3 工作面生产工艺
3.5 其他系统设置
3.5.1 运输系统
3.5.2 一通三防
3.5.3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6 本章小结
4 边角煤煤柱尺寸模拟研究
4.1 采硐隔离煤柱宽度的确定
4.1.1 数值模拟原理
4.1.2 数值模型
4.2 煤柱宽度计算结果分析
4.2.1 应力变化分析
4.2.2 位移变化分析
4.3 煤柱尺寸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边角煤回采应用研究
5.1 边角煤工作面布置
5.1.1 边角煤工作面布置
5.1.2 回采方式
5.1.3 回采效果分析
5.2 工作面应力监测
5.2.1 平巷煤柱
5.2.2 联巷煤柱
5.3 应用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18904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边角煤开采的研究现状
1.2.1 边角煤开采技术现状
1.2.2 我国煤炭开采回收状况
1.3 矿区边角煤赋存赋存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3.1 矿区边角煤赋存基本情况
1.3.2 边角煤开采问题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边角煤采煤方法确定
2.1 井田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地形地貌与地表水系
2.1.3 气象与地震情况
2.1.4 矿区经济概况及周边情况
2.1.5 矿井水源、电源、通信条件
2.2 边角煤开采方法确定
2.2.1 边角煤开采方法分析
2.2.2 边角煤开采方法确定
2.3 边角煤开采方法工艺
2.4 地质特征
2.4.1 地层、构造、煤层
2.4.2 水文地质条件
2.4.3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2.5 本章小结
3 边角煤回采方案及回采参数研究
3.1 边角煤回采条件分析
3.1.1 地质条件
3.1.2 矿山储量及服务年限
3.1.3 边角煤范围及储量
3.2 边角煤回采经济效果分析
3.2.1 矿井边角煤块段经济可采性评价模型
3.2.2 边角煤块段经济可采性评价
3.3 边角煤开采方案研究
3.3.1 煤层顶板底板稳定性评价
3.3.2 边角煤回采方案
3.4 边角煤开拓开采参数
3.4.1 巷道布置
3.4.2 工作面设备配备
3.4.3 工作面生产工艺
3.5 其他系统设置
3.5.1 运输系统
3.5.2 一通三防
3.5.3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6 本章小结
4 边角煤煤柱尺寸模拟研究
4.1 采硐隔离煤柱宽度的确定
4.1.1 数值模拟原理
4.1.2 数值模型
4.2 煤柱宽度计算结果分析
4.2.1 应力变化分析
4.2.2 位移变化分析
4.3 煤柱尺寸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边角煤回采应用研究
5.1 边角煤工作面布置
5.1.1 边角煤工作面布置
5.1.2 回采方式
5.1.3 回采效果分析
5.2 工作面应力监测
5.2.1 平巷煤柱
5.2.2 联巷煤柱
5.3 应用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18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401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