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深层软岩巷道嵌合互补支护与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07-25 16:05

  本文关键词:深层软岩巷道嵌合互补支护与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深层软岩 嵌合互补 数值模拟 U型钢支架


【摘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诸多煤矿巷道位于深层软弱围岩之中,深层软弱围岩具有高地压、强度偏低、流变性强等特点。深层软岩巷道支护中,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严峻的支护技术问题不仅威胁着生产安全,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煤炭行业的发展。当前浅部软岩巷道的支护方式,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棚式支护、锚喷支护、砌碹支护、联合支护等花样繁多的支护形式,但针对深层软岩巷道支护方式的研究仍在摸索阶段。本文以“邹庄煤矿东翼轨道大巷修护技术”课题为背景,在锚索网支护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支护模式,即“嵌合互补支护模式”。损坏巷道存在着原始应力高、应力状态改变较大、原支护形式单一、施工不严谨等问题。为了解决深层软岩巷道易出现变形的问题,验证嵌合互补支护结构中锚带网、索与注浆的合理性和效果性。论文以实验室试验、ABAQUS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巷道破坏因素、围岩变形机理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固圈强壳支护理论,给出了试验巷道的支护方案,研究成果对深部水平软岩巷道的稳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深层软岩 嵌合互补 数值模拟 U型钢支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3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1 绪论13-20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2.1 国外支护研究发展与现状14-15
  • 1.2.2 国内支护研究发展与现状15-16
  • 1.3 本文研究思路16-18
  • 1.3.1 研究方法16
  • 1.3.2 技术路线图16-18
  • 1.3.3 技术关键18
  • 1.3.4 论文工作量及进展计划18
  • 1.4 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意义18-19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8
  • 1.4.2 创新之处18-19
  • 1.4.3 研究意义19
  • 1.5 本章小结19-20
  • 2 巷道围岩地质特征分析20-28
  • 2.1 工程地质状况20-22
  • 2.1.1 地质概况20
  • 2.1.2 水文地质20-22
  • 2.2 围岩力学性能测试22-24
  • 2.2.1 岩体的采集与加工22
  • 2.2.2 测试系统及部分测试试件展示22-23
  • 2.2.3 泥岩抗压强度测试23
  • 2.2.4 泥岩抗拉强度测试23-24
  • 2.2.5 砂岩抗压强度测试24
  • 2.2.6 砂岩抗拉强度测试24
  • 2.3 岩层主要成分分析24-26
  • 2.3.1 岩石浸水试验24-25
  • 2.3.2 岩石的矿物成分分析25-26
  • 2.4 本章小结26-28
  • 3 巷道变形过程、原因及控制机理分析28-38
  • 3.1 巷道破坏过程28
  • 3.2 东翼轨道大巷破坏变形呈现特征28-29
  • 3.3 东翼轨道大巷围岩变形因素分析29-34
  • 3.4 固圈强壳控制机理34-37
  • 3.4.1 巷道变形控制依据34
  • 3.4.2 固圈强壳控制变形机理分析34-37
  • 3.5 本章小结37-38
  • 4 不同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38-53
  • 4.1 数值模拟概述与软件介绍38-40
  • 4.1.1 数值模拟概述38
  • 4.1.2 数值模拟与实验的比较38
  • 4.1.3 模拟软件的介绍38-40
  • 4.2 36U型钢支架的模拟分析40-43
  • 4.2.0 模拟分析的基本思路40
  • 4.2.1 模型概述40-42
  • 4.2.2 U型钢支架的变形情况42-43
  • 4.3 双网结构的模拟分析43-49
  • 4.3.2 设计模型43-44
  • 4.3.3 边界条件44-45
  • 4.3.4 材料参数45
  • 4.3.5 模拟准备45-49
  • 4.4 嵌合互补结构的模拟分析49-51
  • 4.5 本章小结51-53
  • 5 现场工业试验53-64
  • 5.1 嵌合互补支护结构现场应用参数53-56
  • 5.2 现场工业试验准备56-58
  • 5.2.1 巷道变形监测目的56
  • 5.2.2 巷道段变形观测断面布置56-57
  • 5.2.3 断面内测点设置57
  • 5.2.4 断面测点的安装方法57-58
  • 5.2.5 巷道断面变形监测仪器58
  • 5.3 观测结果数据与分析58-63
  • 5.3.1 实施嵌合互补支护前观测数据整理与分析58-60
  • 5.3.2 实施嵌合互补支护后观测数据整理与分析60-63
  • 5.4 本章小结63-64
  • 6 结论64-66
  • 6.1 研究成果总结64
  • 6.2 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航;陈东科;毛德兵;;我国煤矿深部开采现状及灾害防治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1期

2 张斌川;卢辉;刘路;卢志江;保天才;李炜强;王福利;;不同支护形式下深部巷道支护对比试验研究[J];中国煤炭;2014年12期

3 董昌乐;牟培英;李泉新;方俊;赵建国;郝永进;郑德志;;煤层底板注浆加固钻孔施工技术及发展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12期

4 范宗福;马文林;陈宗湘;;高原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支护实践[J];煤炭技术;2014年12期

5 高延法;冯绍伟;刘珂铭;黄华意;谢浩;朱德保;;极软岩返修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支护方案研究[J];中国煤炭;2014年11期

6 郭志飚;王炯;张跃林;潘启新;彭林军;;清水矿深部软岩巷道破坏机理及恒阻大变形控制对策[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7 单仁亮;耿慧辉;吕进阳;焦少鹏;;新喷混凝土强度受爆破荷载影响的模型试验[J];煤炭学报;2014年11期

8 郭江涛;杨娟;;矿井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传感器设计及应用[J];煤炭技术;2014年11期

9 肖支相;程才;;深部复合顶板回采巷道梯次支护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4年09期

10 何满潮;;深部软岩工程的研究进展与挑战[J];煤炭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敬佩;许疃矿无煤柱沿空掘巷的围压特征及关键支护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2 白启树;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魏建军;深部破裂巷道围岩稳定强力协调支护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4 李文江;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马春德;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7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3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