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松散层薄基岩条带开采地表沉陷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厚松散层薄基岩条带开采地表沉陷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厚松散层 薄基岩 条带开采 地表沉陷 数值模拟 正交实验
【摘要】:为了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条带开采中采出率、采宽、基岩厚度、松散层厚度及采厚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规律,基于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分别改变上述5个因素模拟研究地表移动变形情况,探讨了以上因素对地表最大下沉值及下沉系数的影响规律。运用正交实验法对5个因素进行重要性排队,得出各因素对最大下沉值及下沉系数关联度排序,各因素对地表最大下沉值影响程度排序为:采出率基岩厚度松散层厚度采宽采厚。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借助MATLAB数学软件回归分析拟合得到地表最大下沉值及下沉系数与这5个因素的综合函数表达式。最后依据地表最大下沉值综合函数表达式对我国部分煤矿厚松散层薄基岩下条带开采进行地表沉陷预计,预计与实测结果表明此表达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厚松散层 薄基岩 条带开采 地表沉陷 数值模拟 正交实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132)
【分类号】:TD327
【正文快照】: 条带开采作为一种不完全采煤法,通过留设一定宽度的煤柱能有效地控制上覆岩层的运动从而控制地表下沉,保护地面建(构)筑物和生态环境,生产管理简单易行,在我国煤矿区被广泛采用。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价值[1-4]。但大部分研究是针对中厚松散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峰;;地表沉陷治理的新方法[J];能源环境保护;2009年04期
2 公茂旭;陈加更;吕国庆;;承压含水层自身性质对地表沉陷的影响规律[J];煤矿安全;2013年02期
3 许凯;;固体充填综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J];煤矿安全;2013年04期
4 张义之;再论矿床排水疏干引起的地表沉陷[J];化工矿山技术;1979年04期
5 王冠平;;煤矿地表沉陷对建筑物的影响评价[J];煤矿环境保护;1989年03期
6 张和生,刘洪福,韩建伟;测氡技术在地表沉陷观测中的应用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7 彭和Y·罗,房维军,鱼云龙;预测沉陷影响的模拟[J];陕西煤炭技术;2000年01期
8 蒋建平,高广运;地下工程引起的不均衡地表沉陷分析[J];煤炭学报;2003年03期
9 姜晨光,贺勇,梁安波,盖玉松,廖明全;矿区地表沉陷规律的新认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10 姜晨光,钟建民,贺勇,廖明全,崔专,栾永健;矿山地表沉陷盆地的监测与数学模拟[J];矿业快报;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仲杰;佟利明;;地表沉陷灾害机理与控制方法[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李永树;;地表沉陷区交通运输安全性预测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滕永海;王金庄;赵洪亮;;高强度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庞庆刚;;钱家营矿地表沉陷区综合治理问题的探讨[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陈新建;赵法锁;赵兵朝;刘小平;吴韶艳;;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预测[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运江;闫增会;庞尔雷;;鲍店矿上部采区地表沉陷规律的研究与实践[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麻凤海;范学理;王泳嘉;;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时间空间过程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8 德民;马凤山;张亚民;杨长祥;贾高华;;急倾斜矿体分步充填开采对地表沉陷的影响[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9 石兴华;石富源;;采煤引起地表沉陷的防治与土地复垦生态景观技术[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朱国超;;红柳林煤矿首采工作面地表沉陷监测设计[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屈金星;煤矿地表沉陷问题严重[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记者 吴华国 冯丽;萍乡:采煤导致78平方公里地表沉陷[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晖;青兰高速公路沿线北八特采空区地表沉陷机理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彭帅英;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区地表沉陷数值模拟及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赵国忱;矿山地表沉陷综合治理投资决策系统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6年
4 张学东;工矿区地表沉陷D-InSAR监测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阎跃观;DInSAR监测地表沉陷数据处理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张连贵;兖州矿区非充分开采覆岩破坏机理与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胡海峰;不同土岩比复合介质地表沉陷规律及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伟;地表沉陷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瑞;基于GIS矿山地表沉陷预警信息系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晨;煤矿开采地表沉陷预计与生态恢复[D];山西大学;2015年
4 李小庆;淮北矿区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5 白二虎;条带式Wongawilli采煤法覆岩与地表沉陷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徐飞亚;寺河矿地表沉陷特征与特高压线塔保护煤柱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张小卫;煤矿井工开采地表沉陷预测与保护、修复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郑娟;煤炭井工开采的地表沉陷影响预测与生态综合整治、恢复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何祥亮;淮北矿区杨柳矿地表沉陷综合评价及沉陷区生态恢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武彩霞;平朔三号井工矿边邦开采区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581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8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