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压影响下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动压影响下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煤柱支承压力 动压 回采巷道 支护承载结构 加固技术
【摘要】:为解决区段煤柱上支承压力及工作面动压的叠加影响下的回采巷道围岩控制困难的问题,针对大佛寺煤矿41103工作面运输巷的地质条件和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其加固机理,提出了在提高原有支护的支护强度与刚度的基础上,适时根据巷道围岩状况和巷道围岩移动变形特点,采用更高强度的锚杆、锚索对原有锚网支护承载结构的薄弱部位进行强化的加固技术方案。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回采期间,41103工作面运输巷两帮及顶底板最大累计移近量分别控制在222mm、297mm左右,保证了巷道的正常使用要求。
【作者单位】: 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 煤柱支承压力 动压 回采巷道 支护承载结构 加固技术
【分类号】:TD322
【正文快照】: 近年来,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随着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不断应用而不断提高,矿井的采掘接替紧张问题也随之出现。为解决该问题,绝大多数煤矿在上一工作面的回采过程中就开始掘进下一个工作面回采巷道,留设一定宽度的区段煤柱是下一工作面回采巷道的主要护巷方式[1,2]。由于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庆新,康立军;回采巷道受力状态的数值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94年05期
2 王广昌,李百利,崔海龙,吕承贤;钢筋桁架锚梁支护在回采巷道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2000年S1期
3 王育德,郭延华;下分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有限元模拟研究[J];煤矿设计;2001年05期
4 许梦国,伍佑伦,叶义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巷道收敛的影响因素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1年01期
5 高明中,孙家斌,王汉民,李明好;极难维护回采巷道封闭式支架支护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09期
6 赵兴东,唐春安,王维纲;回采巷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矿业;2003年03期
7 李少刚,张开碧,张开智;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等价聚类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徐富胜;树锚(索)网支护在回采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4年01期
9 兰瑞学,何富连;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数学模型[J];江苏煤炭;2004年02期
10 李洪;;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应用实践[J];煤;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勤芝;樊胜强;;模糊聚类分析法在神火矿区回采巷道分类中的运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保生;朱维申;李术才;;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姚建国;杨厚柱;;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灰色模糊类比法[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4 樊胜强;王勤芝;;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回采巷道临界深度的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叶召明;;12_下煤层回采巷道主要支护参数试验研究[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6 王广平;;下石节煤矿回采巷道破坏剖析[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7 侯民川;孙思云;陈相红;;破碎顶板下动压区回采巷道的维护技术[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华心祝;陈登红;;淮南矿区深部回采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及支护技术[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9 尹增德;陈彦军;潘世功;;复杂构造条件下回采巷道稳定性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韩立军;林登阁;;不稳定回采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的研究[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绪言;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登红;深部典型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3 卫进;深部回采巷道耦合支护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赵志强;大变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白启树;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姚宝珠;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刘倡清;综放变宽度煤柱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控制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涛;特厚煤层上向分层充填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刘飞;上行开采覆岩运移规律与回采巷道位置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李召鑫;“三软”煤层回采巷道断面优化及平顶U型棚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郭建国;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回采巷道稳定性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勇;寺河矿二号井15号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孙允聪;阳湾沟煤矿采空区下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7 于正军;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研究及支护优化[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8 侯晓志;综采回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及围岩稳定性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9 党兴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许鹏飞;长平矿Ⅲ4303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88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58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