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浸染型原生金矿提金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14:33
本文关键词:微细浸染型原生金矿提金工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细浸染型 原生金矿 微波焙烧 非氰浸出剂 两段湿法预处理 提金
【摘要】:以微细浸染型原生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矿物组成分析、金的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可知,金品位为3.51 g/t,SiO2含量较高,占71.88%,有害元素为有机碳和硫,有机碳含量高达2.51%;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石英、方解石及硫化矿,硫化矿主要以黄铁矿为主;金主要以微细粒浸染或包裹于石英、硅酸盐、硫化矿及碳酸盐矿物中,还有部分金以游离态存在各矿物间隙中。石英包裹金高达66.92%,硫化物包裹金15.94%,硅酸盐包裹金1.44%;石英和黄铁矿表面形貌光滑、结构紧致。采用马弗炉、微波焙烧预处理-浸出筛选有效的浸出剂。在微波焙烧温度550℃、微波焙烧时间40 min,浸出剂TY-3用量14 kg/t、氢氧化钠用量8 kg/t、浸出时间10 h,可获得94.80%的浸出率。浸出剂TY-3(一种低毒非氰浸出剂)为此类型微细浸染型原生金矿有效的浸出剂。湿法化学预处理研究了碱预处理-非氰提金工艺、不充气两段预处理-非氰提金工艺和充气两段预处理-非氰提金工艺。综合考虑,确定充气两段预处理-非氰提金工艺为合适工艺,在TY-1用量4 kg/t、TY-2用量2 kg/t、氧化预处理时间2 h、氢氧化钠用量20 kg/t、碱浸时间4 h、氧化阶段和碱浸阶段充气、氧化钙用量40 kg/t、浸出剂TY-3用量8 kg/t、浸出时间4 h,获得87.21%的浸出率。通过对浸渣金的物相分析、硫和有机碳的分析,以及预处理样和浸渣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该提金工艺能有效回收石英和硅酸盐中的金,石英和硅酸盐中的金浸出率高达97.17%。硫和有机碳的脱除率分别为39.69%、37.05%;预处理样和浸渣中石英和黄铁矿的表面形态受到腐蚀,石英表面腐蚀较为严重,这也是能有效回收石英中包裹金的原因。对充气两段预处理-非氰提金工艺预处理药剂成本估算,其预处理药剂成本为92.5元/吨。该预处理工艺与热压预处理工艺相比,可以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完成反应,降低预处理成本。与焙烧预处理工艺相比,具有能耗低,无污染的优点。与生物预处理工艺相比,反应周期短。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 原生金矿 微波焙烧 非氰浸出剂 两段湿法预处理 提金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国内外黄金资源概况8-9
- 1.2 微细浸染型金矿概况9
- 1.3 难浸金矿预处理现状9-13
- 1.3.1 焙烧氧化法9-10
- 1.3.2 加压氧化法10-11
- 1.3.3 生物氧化法11-12
- 1.3.4 湿法预处理法12-13
- 1.4 非氰浸出方法13-15
- 1.4.1 水氯化法或次氯酸盐法13
- 1.4.2 硫代硫酸盐法13-14
- 1.4.3 石硫合剂法14
- 1.4.4 硫脲法14-15
- 1.4.5 硫氰酸盐法15
- 1.5 目的和意义15-16
- 第二章 试样、药剂、仪器设备及试验方法16-19
- 2.1 试验样品及制备16
- 2.2 试验所需设备和药剂16-18
- 2.2.1 试验仪器及设备16
- 2.2.2 试验药剂16-18
- 2.3 试验方法18-19
- 2.3.1 预处理方法18
- 2.3.2 浸出方法18
- 2.3.3 金含量的测定分析18-19
- 第三章 原矿性质19-22
- 3.1 化学成分分析19
- 3.2 矿物组成分析和物相分析19-20
- 3.3 原矿扫描电镜分析20-22
- 第四章 硫脲-硫氰酸铵提金研究22-28
- 4.1 单一体系浸出剂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22-24
- 4.1.1 硫氰酸铵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22-23
- 4.1.2 硫脲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23-24
- 4.2 混合体系对金浸出率的影响24-27
- 4.2.1 硫脲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24
- 4.2.2 析因试验24-25
- 4.2.3 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25-26
- 4.2.4 pH对金浸出率的影响26
- 4.2.5 液固比对金浸出速率的影响26-27
- 4.3 小结27-28
- 第五章 微波焙烧预处理-边磨边浸提金研究28-33
- 5.1 微波焙烧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28-29
- 5.2 微波加热温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29-30
- 5.3 浸出剂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30-31
- 5.4 液固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31
- 5.5 磨浸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31-32
- 5.6 小结32-33
- 第六章 微波焙烧预处理-非氰化提金研究33-38
- 6.1 正交试验33-35
- 6.2 微波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优化试验35-37
- 6.3 小结37-38
- 第七章 碱预处理-非氰提金研究38-44
- 7.1 单一体系预处理试验38-39
- 7.1.1 氧化钙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38-39
- 7.1.2 碳酸钠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39
- 7.2 混合体系预处理39-41
- 7.2.1 碳酸钠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39-40
- 7.2.2 预处理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0-41
- 7.3 浸出试验研究41-43
- 7.3.1 浸出剂TY-3 用量对金浸出的影响41
- 7.3.2 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的影响41-42
- 7.3.3 液固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2-43
- 7.4 小结43-44
- 第八章 两段预处理-非氰提金研究44-57
- 8.1 不充气两段预处理-非氰化提金工艺44-48
- 8.1.1 TY-1 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4
- 8.1.2 TY-2 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4-45
- 8.1.3 浸出剂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5-46
- 8.1.4 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6
- 8.1.5 氧化预处理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6-47
- 8.1.6 碱浸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7
- 8.1.7 液固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7-48
- 8.2 充气两段预处理-非氰化提金工艺48-51
- 8.2.1 氢氧化钠用量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8-49
- 8.2.2 充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9
- 8.2.3 充气条件下碱浸预处理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49-50
- 8.2.4 充气条件下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对金浸出率的影响50
- 8.2.5 充气条件下浸出剂TY-3 对金浸出率的影响50-51
- 8.3 预处理样和浸渣分析测试51-55
- 8.3.1 浸渣物相分析51-52
- 8.3.2 浸渣中有机碳和硫的分析52
- 8.3.3 预处理样和浸渣的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分析52-55
- 8.4 推荐工艺预处理药剂成本估算55
- 8.5 小结55-57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57-58
- 9.1 结论57
- 9.2 不足与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3
- 致谢63-64
- 附录A64-65
本文编号:689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68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