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煤层裂缝填充物特征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4 20:02

  本文关键词:煤层裂缝填充物特征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渗透率 裂缝 黏土填充 碳酸盐岩填充


【摘要】:针对澳大利亚博文盆地中北部Rangal煤系地层渗透率普遍较低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区内不同煤层裂缝填充物及煤层宏观非均质性对渗透率的影响,剖析了煤层低渗成因。研究表明,煤层裂缝填充是影响煤层渗透率的主要因素,Rangal地层上部煤层裂缝以黏土矿物填充为主,下部以碳酸盐岩矿物填充为主,煤心试验分析及DST测试结果显示下部煤层渗透率远低于上部,两者相差2个数量级以上;另外,煤层矿物质含量及纵向非均质性是影响煤层渗透率的宏观因素,矿物含量越高则煤层水平渗透率越低,暗煤与亮煤的交互分布导致煤层垂向非均质性强进而严重影响纵向渗透率。研究认为,Rangal地层上部煤层渗透率相对较高,可作为重点挖潜层段。
【作者单位】: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关键词】渗透率 裂缝 黏土填充 碳酸盐岩填充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2)
【分类号】:TD841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深入,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倍受人们的关注。由于煤层气具有特殊的“吸附-解吸-渗流”开发机理,渗透率在煤层气开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煤储层基质渗透率极低,割理裂缝是煤层气渗流的主要通道,而裂缝直接影响煤层渗透率。煤层渗透率受自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杰;江杰;张敏;吴美珍;潘文庆;;断裂及其裂缝发育带在塔中油气勘探中的意义[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孟召平;刘珊珊;王保玉;于振锋;;晋城矿区煤体结构及其测井响应特征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2期

3 姜波;王琳琳;;煤储层裂隙发育规律的构造动力学评价预测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2期

4 俞益新;邢云;唐玄;仲米虹;;澳大利亚东部聚煤盆地煤层气成藏特征差异性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年01期

5 谷峰;张滨海;李乐忠;葛岩;;澳大利亚煤层气含气量测试方法及解吸分析——以G盆地二叠系煤为例[J];中国煤层气;2014年01期

6 郑继荣;张俊;张苗苗;;焦作煤田煤层渗透率控制因素及预测[J];煤矿安全;2012年10期

7 何晓辉;赵荣;谢立志;;煤层气储层孔渗性评价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11期

8 冯周;刘瑞林;应海玲;何风;肖红琳;;岩心CT扫描图像分割计算缝洞孔隙度与测井资料处理结果对比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4期

9 张莉莉;蔡文渊;;煤层气成像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方法[J];测井技术;2009年06期

10 林畅松;;沉积盆地的构造地层分析——以中国构造活动盆地研究为例[J];现代地质;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平;石雪峰;钢胡雅格;唐颖;;煤层裂缝填充物特征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9期

2 韩杰;袁源;洪涛;吴梅莲;裴广平;刘俊锋;张蕾;;轮古东走滑断裂破碎带结构及与油气关系[J];中国地质;2016年04期

3 高丹;程日辉;沈艳杰;王嘹亮;胡小强;;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侏罗纪西南物源-沉积体系与源区构造背景[J];地球科学;2016年07期

4 王平;胡太平;谢恩;江杰;张敏;丁肇媛;齐凤林;;碳酸盐岩串珠状地震相储层自身要素研究及高效井轨迹优化——以塔里木盆地塔中西部奥陶系为例[J];海相油气地质;2016年03期

5 韩杰;袁源;吴梅莲;洪涛;刘俊锋;罗新生;;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古东气田良里塔格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04期

6 熊波;张遂安;李晓友;赵洋;王玫珠;胡秋嘉;刘忠;曹海霄;王潇yN;;沁水盆地安泽区块3号煤层煤体结构及其控气作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年03期

7 章惠;孙思敏;季汉成;贾海波;陈亮;汤阳;;南堡凹陷边界断层分段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年03期

8 王翰锋;;高瓦斯矿井零超限瓦斯防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5期

9 李邦勇;黄传炎;张宏伟;陈思;谢通;李潇鹏;肖子洋;廖佳妮;徐蒙;;断-坳转换期物源体系分析:以霸县凹陷东三段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6年03期

10 彭军;张涵冰;鲁明;李斌;夏青松;;顺托果勒柯坪塔格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关达;陈洪德;刘玉琦;郑四连;;地震属性技术在煤层及煤层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年07期

2 孟召平;郭彦省;张纪星;;基于测井参数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6期

3 Wang Linlin;Jiang Bo;Wang Jilin;Qu Zhenghui;Li Pei;Liu Jiegang;;Relationship between joint development in rock and coal seams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as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年02期

4 陈跃;汤达祯;许浩;吕玉民;陈同刚;;基于测井信息的韩城地区煤体结构的分布规律[J];煤炭学报;2013年08期

5 谢学恒;樊明珠;;基于测井响应的煤体结构定量判识方法[J];中国煤层气;2013年05期

6 方勇;骆宗强;刘铁树;常迈;尹川;;澳大利亚陆上盆地页岩气勘探前景[J];资源与产业;2013年04期

7 金泽亮;薛海飞;高海滨;赵晓平;柏冠军;;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及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3年02期

8 ;Structure and coalbed methane occurrence in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s[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2年11期

9 潘志刚;胡佩兰;宋暖和;马飞先;;短陂桥矿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2年05期

10 曾凡武;薛晓辉;;煤层气含气量测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煤层气;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国,郭秀钦,桂宝林;老厂矿区煤层气勘探煤层综合对比[J];云南地质;2004年04期

2 吴拓;;利用测井曲线估算煤层灰分[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11期

3 张兵旗;权新昌;;浅谈澄合矿区各煤层硫分变化趋势及其成因[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9期

4 邢青春;赵有良;马立凯;;邯郸地区不同煤质煤层在电阻率和散射伽玛曲线上的反映特征[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5 冉庆;史凤香;刘军飞;姜登美;宋燕;朱启东;;煤层天然气测井解释评价的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3期

6 罗序琪;;半罗山煤矿1号煤层组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8期

7 王修,,宋志坚;庇山矿区二_1煤层高岭石夹矸特征及地质意义[J];中国煤田地质;1995年02期

8 艾安富;王宝君;;鸡西煤田太平地区煤层发育规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2期

9 孙耀庭,李涛;测井评价煤层天然气的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张忠;;谈谈煤层构造形变特征及其变化规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安武;谌建国;肖建新;李树惠;;贵州织金地区晚二叠世煤系上部沉积相与煤层参数的关系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5)[C];1990年

2 郑景华;;东坑仔井田8号煤层顶板岩相变化及层位对比[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3 何明刚;;观文井田F_(12)层间滑动断层对煤层的影响浅析[A];四川省煤田地质局论文集[C];2010年

4 刘豪;王媛;王英民;;浅析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在层序地层中的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文龙;煤矿底板突水预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2 戚宇;潘庄某区块煤层气田开发动态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胡永发;攀枝花大宝顶矿主采煤层Be和U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赛英;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煤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胡英;霍林河地区煤层气勘探目标评价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6 杨遂发;山西省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地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张海荣;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主力煤层煤岩储层特征研究及产能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8 冯松宝;任楼矿5_1-7_2煤层段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特征及其稳定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9 姚春卉;沉积环境分析在煤层顶板力学参数确定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10 赵祥龙;色连二矿侏罗系煤层开采疏放水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32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732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