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东昆仑西段铁矿的成矿规律及遥感找矿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08-24 20:13

  本文关键词:东昆仑西段铁矿的成矿规律及遥感找矿模型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异常信息提取 波谱规律 遥感地质解译 铁矿找矿模型 东昆仑成矿带西段


【摘要】:东昆仑成矿带西段地区蕴藏着丰富矿产资源,但由于其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至,地质调查程度较低。面对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的东昆仑成矿带西段高原地区直接开展野外工作,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于大范围、区域性工作更是困难。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力度,扩大资源储量,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卫星遥感技术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手段。随着国内外数据源的迅速增多和分辨率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已经在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昆仑西段铁矿类型多样,以矽卡岩型、变质型和沉积变质型为主。本文以当代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成矿理论为指导,一方面通过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分析和总结铁矿的成矿条件和分布规律;另一方面在已知地质和矿产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多光谱、高光谱的卫星遥感数据源,以遥感图像处理分析为手段,初步构建基于Aster、Worleview-2等国外数据和GF-1、02C等国产高分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方法体系,最大限度地在重点区提取成矿-控矿地层、构造、岩性、蚀变等指示性信息,总结控矿遥感地质因素和矿床赋存规律,建立遥感综合找矿模型,进行找矿有利区预测。遥感异常信息提取主要利用ETM/Aster等卫星数据,采用光谱角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波段比值法,同时建立高分遥感地质解译标志。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对野外采集的典型岩样利用ASD光谱仪获取反射波谱曲线并录入ENVI光谱库,总结典型岩样的影响因子。并利用光谱指数法、最大似然法以及光谱角法(SAM)对ASTER遥感影像进行有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体分类,并比较了三者方法各自的优势。综合这些信息能为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调查提供基础资料,从而为快速寻找东昆仑西段铁矿提供技术支持和找矿方向。分析认为铁矿主要分布在元古代的金水口岩群、小庙组和古生代的滩间山群地层,岩性以浅变质碳酸盐岩、碎屑岩为主,其次为片麻岩;遥感影像为灰白色、灰红色色调,色调较均匀,条纹清晰,斑块状纹形,中高山地势。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对铁矿化类型有较为显著的专属性,与铁矿化有关的岩石类型主要有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等;影像表现为深灰色、灰褐红色,局部夹灰白色色调,多形成陡峻高山,斑点状及条带状纹形,表面较粗糙,局部浑圆。主要构造线走向为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高角度逆断层,影像上表现是线性形迹极为醒目,水系肘状异常段屡见不鲜,可见断层三角面。另外岩石光谱反射率大小与粒度、矿化呈正相关,与蚀变关系无明显规律,还与蚀变类型有关。与分类结果进行定量评价,ASTER光谱指数法分类中二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精度明显高于最大似然法和光谱角法分类精度,而最大似然法中正长岩识别效果明显较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光谱指数法在岩性分类过程中可以提高某些岩性的分类精度。
【关键词】:异常信息提取 波谱规律 遥感地质解译 铁矿找矿模型 东昆仑成矿带西段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27;P618.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1.1 课题来源10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2.1 我国铁矿成矿规律理论的发展11
  • 1.2.2 遥感找矿模型的研究现状11-12
  • 1.3 主要研究内容12-14
  • 1.3.1 研究内容12
  • 1.3.2 技术路线及方法12-14
  • 1.4 预期成果及其创新性14-16
  • 1.4.1 预期成果14
  • 1.4.2 创新内容14-16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6-30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16-17
  • 2.1.1 研究区范围16
  • 2.1.2 自然地理条件16-17
  • 2.2 区域地质概况17-30
  • 2.2.1 大地构造位置17-18
  • 2.2.2 地层18-23
  • 2.2.3 区域构造活动23-26
  • 2.2.4 岩浆岩26-27
  • 2.2.5 变质岩27
  • 2.2.6 区域矿产27-30
  • 第三章 东昆仑西段铁矿床类型30-38
  • 3.1 矽卡岩型(接触交代型)铁矿-野马泉群力矿床31-33
  • 3.1.1 矿区地质概况31-32
  • 3.1.2 矿床地质特征32
  • 3.1.3 矿床成因分析32-33
  • 3.1.4 矿床成矿规律33
  • 3.2 沉积变质型-塔拉额热地区铁矿床33-35
  • 3.3 火山-沉积型—球路奥窝头铁矿床35-38
  • 3.3.1 矿区地质概况35-36
  • 3.3.2 矿体基本特征36-37
  • 3.3.3 矿床成因37-38
  • 第四章 遥感异常信息提取38-48
  • 4.1 遥感数据介绍38-39
  • 4.2 蚀变信息提取39-42
  • 4.2.1 蚀变信息类型39-40
  • 4.2.2 蚀变信息提取流程40-41
  • 4.2.3 遥感异常筛选41-42
  • 4.3 遥感地质信息及断裂构造信息提取42-48
  • 4.3.1 地质信息解译过程及异常提取42-44
  • 4.3.2 典型岩性-构造遥感地质解译44-47
  • 4.3.3 遥感异常筛选与判释47-48
  • 第五章 岩石光谱展示及岩性识别规律48-60
  • 5.1 FieldSpec Pro系统介绍48
  • 5.2 ENVI光谱库的建立48-52
  • 5.3 典型岩性光谱特征52
  • 5.4 Aster岩性分类方法52-60
  • 5.4.1 包络线去除法提取光谱特征参数52-55
  • 5.4.2 光谱指数法、最大似然法以及光谱角法(SAM)55-60
  • 第六章 成矿规律及遥感找矿模型建立60-68
  • 6.1 东昆仑西段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规律60-63
  • 6.1.1 成矿地质条件60-62
  • 6.1.2 成矿规律62-63
  • 6.2 遥感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63-68
  • 6.2.1 重点区多源信息找矿标志63-64
  • 6.2.2 遥感找矿模型64-68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8-70
  • 7.1 结论68
  • 7.2 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6
  • 附录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涛;张先福;张乾;;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5年12期

2 肖滋泽;朱谷昌;杨自安;贾福聚;郭娇;;新疆若羌县红柳沟南部地区遥感地质解译与成矿预测[J];价值工程;2015年11期

3 王进寿;姚学虎;赵海民;;青海省东昆仑野马泉铁多金属矿矿床类型与勘查模型[J];地质找矿论丛;2015年01期

4 林怡;王鹏育;何丽玲;张玉关;叶勤;;混合核函数SVM分类模型下采矿区时空变化监测[J];中国科技论文;2015年03期

5 黄爽;陈圣波;查逢丽;李艳秋;;南美典型铁矿床遥感找矿模型研究[J];世界地质;2014年04期

6 段生梅;钟永生;;青海地区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J];低碳世界;2014年15期

7 魏振伟;王永丽;张均直;金辉;李大卓;付治国;;内蒙古兴和县曹四夭超大型钼矿床物质组成及选矿新工艺研究[J];中国钼业;2014年03期

8 易立文;鲁安怀;谷湘平;雷浩;;东昆仑祁漫塔格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主要矿床矿石矿物学特征[J];矿物学报;2013年S2期

9 云飞;洪士姚;刘天绩;田拴来;袁建江;;青海省格尔木市塔拉额热铁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J];科技信息;2013年14期

10 赵一鸣;丰成友;李大新;刘建楠;肖晔;于淼;马圣钞;;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J];矿床地质;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732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732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