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浮选过程中黏土矿物罩盖及其行为调控
本文关键词:煤泥浮选过程中黏土矿物罩盖及其行为调控
【摘要】:为探索微细粒黏土矿物在煤泥浮选过程中的罩盖行为,进一步回收利用稀缺的炼焦煤资源,以钱家营选煤厂灰分为49.3%的浮选中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螺旋抛尾和磨后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当要求精煤灰分为12.5%时,螺旋粗精煤磨煤3.5 min后可获得最高的精煤产率,高灰细粒黏土矿物的罩盖是精煤灰分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根据对煤-黏土颗粒体系相互作用势能计算分析,提出通过改变静电力和范德华力2种调控手段降低黏土矿物的回收率,但调控静电力抑制浮选过程细泥罩盖与细泥沉降浓缩又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通过在疏水性煤颗粒表面引入纳米气泡层,进而改变体系的Hamaker常数,使得通过调控范德华力来降低黏土矿物的罩盖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煤泥浮选 黏土罩盖 细泥污染 黏土矿物
【基金】:贵州省“125计划”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黔教合重大专项字[2013]026号)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AB01B03)
【分类号】:TD9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煤炭储藏地质条件的复杂化及机械化采煤的普及,煤层中的夹层及顶板、底板的大量混入造成原煤中矿物质含量不断升高,在这些矿物质中,以层状硅酸盐为代表的黏土矿物所占比例平均为60%~80%[1]。微细粒黏土矿物易随水流夹带或机械罩盖进入泡沫产品污染精煤,对实现煤泥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宝亮;李祥辉;陈云华;曹珂;;中国“东部高原”东北部黏土矿物特征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2 周晓静;池野;李安春;孟庆勇;胡刚;;两种方法计算黏土矿物相对含量结果的比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6期
3 张寒;朱炎铭;夏筱红;胡琳;陈洁;;页岩中有机质与黏土矿物对甲烷吸附能力的探讨[J];煤炭学报;2013年05期
4 师育新,张卫国,戴雪荣,宋之光,俞立中,郑祥民;镇江下蜀土中的黏土矿物及其古环境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年04期
5 赵统刚;吴德意;何圣兵;孔海南;;硅酸盐黏土矿物的表面酸性研究进展[J];土壤;2006年01期
6 董林森;刘焱光;石学法;方习生;陈志华;闫仕娟;黄元辉;;西北冰洋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物质来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年04期
7 张建光;姚光庆;李伟才;魏忠元;;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黏土矿物分布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01期
8 胡大千;刘越;洪艳;解晓婷;;东北地区上古生界泥质岩石共存黏土矿物[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吕勇;;不同黏土矿物对煤泥浮选的影响[J];山西煤炭;2014年08期
10 高丽娜;闵凡飞;彭陈亮;李洪亮;王雷;;黏土矿物疏水改性研究现状及发展[J];矿产综合利用;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东升;孔红喜;崔俊;雷振锋;;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演化控制因素[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洪艳;吉林省中东部石炭系—二叠系黏土矿物的成因意义[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亚涛;泥岩电化学改性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32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3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