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发射定位的单轴受压帷幕体裂隙演化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声发射定位的单轴受压帷幕体裂隙演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声发射 撞击计数率 帷幕体 空间定位 裂隙演化
【摘要】:利用RLW-3000伺服压力试验机和PCI-Ⅱ声发射三维定位实时监测系统对以研山铁矿东帮砂砾卵石制作的不同含水率的帷幕体试块进行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声发射(AE)测试,并结合声发射空间定位、AE撞击计数率对不同应力阶段帷幕体裂隙空间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帷幕体声发射事件空间定位在试块中分成上下2部分。在帷幕体的初始加载阶段,声发射事件定位位置为试块内部的应力集中位置;随着荷载的不断加大,声发射事件逐渐由区域中心向外扩散。声发射波的传播受水的影响,在养护条件下的帷幕体的声发射事件数最多,干燥条件下帷幕体的声发射事件数最少。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撞击计数率峰值出现得更早。研究结果对帷幕注浆破裂失稳机理研究有一定的意义,也可以为工程岩体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省矿业开发与安全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声发射 撞击计数率 帷幕体 空间定位 裂隙演化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E2015209260) 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13130239z)
【分类号】:TD315
【正文快照】: 岩石裂隙演化的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岩石的宏观破坏与其内部微观结构及其特性密切相关,帷幕体亦是如此。要想弄清帷幕体裂隙演化规律,就必须从帷幕体破裂的微观角度来研究其内部微裂纹的产生、扩展、破坏过程。由于帷幕体内部微破裂很难直接动态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兴东;李元辉;袁瑞甫;杨天鸿;张建勇;刘建坡;;基于声发射定位的岩石裂纹动态演化过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涛;周兴国;吴顺川;韩晓强;王艳辉;;深埋隧道白云岩试样岩爆模拟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2 宿辉;李长洪;;不同围压条件下花岗岩压缩破坏声发射特征细观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3 赵兴东;陈长华;刘建坡;李元辉;;不同岩石声发射活动特性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4 赵兴东;杨素俊;徐世达;刘建坡;;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巴西盘试样破裂过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5 许江;唐晓军;李树春;陶云奇;姜永东;;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声发射时空演化规律[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范雷;周火明;熊诗湖;;现场岩体直剪试验声发射特征及其破坏机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8期
7 李核归;张茹;高明忠;吴刚;张艳飞;;岩石声发射技术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8 骆大勇;;煤层注水压力对注水效果的影响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5期
9 ;Energy analysis for damage and catastrophic failure of rock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S1期
10 张省军;刘建坡;石长岩;李元辉;赵兴东;杨宇江;;基于声发射实验岩石破坏前兆特征研究[J];金属矿山;2008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鹏;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岩爆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杨海清;裂隙岩体动态损伤局部化机理的理论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3 康玉梅;基于小波分析的岩石类材料声发射源定位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刘建坡;深井矿山地压活动与微震时空演化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5 李树春;周期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与损伤规律及其非线性特征[D];重庆大学;2008年
6 刘宁;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劈裂破坏的力学机理及其能量分析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段东;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及微震前兆分析[D];东北大学 ;2009年
8 张后全;岩石厚壁圆筒高压卸载环状劈裂及其相关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吕玉凯;媒体失稳破坏前兆规律的多参量监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10 孟磊;含瓦斯煤体损伤破坏特征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囱;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充填体损伤与声发射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岩;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荷载释放规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陆丽丰;煤岩细观剪切破坏及其声发射特性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唐晓军;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损伤演化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杨宇;含裂纹岩块破坏过程精细测试技术研究[D];长江科学院;2009年
6 李锋;济钢张马屯铁矿大帷幕突水监测及应力场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7 余斐;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的声发射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肖术;采空区声发射实时监测系统管理平台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9 吴慧;水化学溶液浸蚀下砂岩细观剪切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马乾天;基于D-S证据理论的矿柱稳定性应力与声发射监测数据分析方法[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江 ,李贺 ,鲜学福 ,尹光志;对单轴应力状态下砂岩微观断裂发展全过程的实验研究[J];力学与实践;1986年04期
2 杨更社,谢定义,张长庆,,蒲毅彬;煤岩体损伤特性的CT检测[J];力学与实践;1996年02期
3 耿荣生;声发射技术发展现状——学会成立20周年回顾[J];无损检测;1998年06期
4 赵永红,黄杰藩,王仁;岩石微破裂发育的扫描电镜即时观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2年03期
5 凌建明,孙钧;脆性岩石的细观裂纹损伤及其时效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3年04期
6 黄明利,唐春安,朱万成;岩石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7 吴立新;遥感岩石力学及其新近进展与未来发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8 李庶林,尹贤刚,王泳嘉,唐海燕;单轴受压岩石破坏全过程声发射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5期
9 刘冬梅;蔡美峰;周玉斌;陈志勇;;岩石裂纹扩展过程的动态监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兴东;唐春安;李元辉;袁瑞甫;张建勇;;花岗岩破裂全过程的声发射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怀喜,张恒,闫耀辰;声发射技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纤维复合材料;2002年04期
2 王永兵;;声发射技术的研究进展[J];石油和化工设备;2009年07期
3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声发射课题组;;声发射技术的应用[J];机械强度;1978年05期
4 刘建平;;声发射技术及其应用[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5 关开程;声发射技术研究近况[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6 秦四清;声发射技术在国外边坡工程监测中的应用[J];露天采矿;1990年04期
7 祝印兰;全国第四届声发射技术学术年会在山东召开[J];材料工程;1990年01期
8 ;2013年世界声发射会议(上海)会议[J];无损检测;2013年09期
9 熊庆国,贺风云;声发射监测仪的现状及发展展望[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0年12期
10 戴光,徐彦廷,李伟,张颖;声发射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兵印;丁伟;;声发射技术及其发展[A];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卢永;杨军;田韬;;探测地震电磁声发射的可能性[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光海;刘正义;;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金属高频疲劳监测[A];2006年第二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学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中剑;杨庆新;焦阳;颜威利;;电磁声发射技术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光海;刘正义;;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金属高频疲劳监测[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赵勇;;声发射技术及其在锅炉“四管”检测中的应用[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李典文;;岩石工程中的声发射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A];岩石力学测试技术及高边坡稳定性——第二次湖北省暨武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8 张忠政;巩建鸣;梁华;蔡文生;崔强;邵峰;;声发射技术在焦炭塔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徐秉汉;岳亚霖;;声频技术在压力运载装备建造和安全运行中的应用[A];安全与可靠性——2006流体机械与压力容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李顺堂;崔维国;蔡宪法;;应用声发射技术对在役压力容器的检测方法[A];2002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姚耀富;声发射技术为“亚健康”设备听诊[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贺慧宇;声发射监测把脉桥梁安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3 杨雄飞;应用声发射技术检测钢轨中裂纹扩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4 陈汝雄 张清华;用声发射技术检测容器[N];中国石化报;2003年
5 ;用声发射技术检测容器[N];今日信息报;2003年
6 胡忠民邋李勇;引进声发射技术检测罐车压力容器[N];金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艺军;光纤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于金涛;直升机复合材料试件声发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赵静荣;声发射信号处理系统与源识别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辉;管道结构腐蚀损伤声发射监测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中剑;电磁声发射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韩敬宇;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风电叶片裂纹无线监测系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张建辉;电磁声发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姜波;声发射技术在化工设备检测中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6 李颖;声发射仪校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7 高宏;声发射技术在动态摩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8 李骥;基于声发射的裂纹建模与诊断[D];三峡大学;2014年
9 裔裕峰;声发射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10 孙德平;起重机梁声发射技术无损检测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61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6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