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多金属矿的分选工艺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种金银多金属矿的分选工艺研究
【摘要】:金银作为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金银矿山的开采利用率日趋增长,导致矿石入选金、银品位不断降低,且易选易处理金银矿越来越少。同时人们通常只注重金银的回收,而忽略了矿物中其他有价金属,大量尾矿的排出与堆积不仅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还浪费了资源。因此对矿物进行最大资源化利用具有积极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广西省某地的一种金银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该产品中含金5.2g/t,银801g/t,其次还含有铅、锌、硫等,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采用常规浸出法,金银的回收率很低。通过焙烧或化学预氧化处理再浸出,金银回收率有所提高,但生产工艺能耗高或不够清洁,且难以实现对铅锌的综合回收。本文根据矿样的性质,采用浮选—浸出工艺,对各有价金属的回收进行了试验探究。首先以硫化钠为活化剂、丁基黄药和丁胺黑药为捕收剂,通过混合浮选得到混合铅锌粗精矿;再选用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为抑锌药剂,石灰为pH调整剂以及抑硫药剂,乙硫氮为捕收剂,采用抑锌、硫浮铅,得到铅精矿和锌、硫粗精矿;最后以硫酸铜为活化剂,石灰作为pH调整剂和抑硫药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对锌、硫粗精矿进行抑硫浮锌,得到锌精矿和硫精矿。通过浮选流程试验,最终分别得到铅精矿、硫精矿、硫精矿以及浮选尾矿。最后采用水氯化法对浮选尾矿进行氧化浸出金、银。总之,通过浮选—浸出工艺,达到了金、银、铅和锌等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铅和锌通过浮选得到了较高的分离与富集,其回收率分别为88.50%和85.23%,银在浮选过程中主要富集于铅精矿中,其回收率为67.35%,金在浮选过程中主要富集于硫精矿中,其回收率为74.68%。浮选尾矿中,铅、锌的品位较低,但还有少量的金以及银,可考虑湿法浸出回收金银。浮选尾矿浸出金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ml/g左右,盐酸和次氯酸钠用量分别为9%和16%,浸出时间8h。在此条件下,银的浸出率为91.52%,金的浸出率为76.40%。
【关键词】:金银矿 综合回收 浮选 水氯化法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21
- 1.1 金银矿9-12
- 1.1.1 金银的物化性质9-10
- 1.1.2 金银的化学性质10-11
- 1.1.3 金银的地球化学性质11
- 1.1.4 金银矿物学与赋存状态11-12
- 1.1.5 金银的用途12
- 1.2 金银选矿技术12-16
- 1.2.1 浮选药剂研究13-14
- 1.2.2 金矿石浮选14-15
- 1.2.3 浮选新技术与工艺研究15-16
- 1.3 金银提取技术16-20
- 1.3.1 氰化法提金16-17
- 1.3.2 炭浆法提金17-18
- 1.3.3 硫脲法提金银18
- 1.3.4 金银提取新技术18-19
- 1.3.5 难浸金银矿石的预处理技术19-20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20-21
- 1.4.1 本文的研究意义20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20-21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21-27
- 2.1 试验材料21-23
- 2.1.1 试验矿样21-22
- 2.1.2 试验试剂和仪器设备22-23
- 2.2 分析方法23-27
- 2.2.1 矿样中金元素的测定23-26
- 2.2.2 矿样中银元素的测定26
- 2.2.3 矿样中铅、锌元素的测定26-27
- 第3章 混合浮选工艺27-31
- 3.1 磨矿细度条件试验27-28
- 3.2 硫化钠用量条件试验28
- 3.3 捕收剂用量条件试验28-29
- 3.4 矿浆浓度条件试验29-30
- 3.5 浮选时间条件试验30
- 3.6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铅锌硫分选工艺31-42
- 4.1 铅锌分选试验31-35
- 4.1.1 磨矿细度条件试验31-32
- 4.1.2 调整剂用量条件试验32-33
- 4.1.3 抑制剂和捕收剂用量条件试验33-34
- 4.1.4 浮选时间条件试验34
- 4.1.5 开路流程试验34-35
- 4.2 锌硫分选试验35-39
- 4.2.1 石灰用量条件试验36
- 4.2.2 硫酸铜和丁基黄药用量条件试验36-37
- 4.2.3 浮选时间条件试验37-38
- 4.2.4 开路流程试验38-39
- 4.3 闭路流程试验39-40
- 4.4 浮选产品中金、银的分布40-41
- 4.5 本章小结41-42
- 第5章 水氯化法浸出工艺42-47
- 5.1 水氯化法浸出机理研究42
- 5.2 水氯化法试验结果与讨论42-46
- 5.2.1 NaClO和HCl用量对浸出效果的影响43-44
- 5.2.2 浸出温度对浸出效果的影响44-45
- 5.2.3 液固比对浸出效果的影响45
- 5.2.4 搅拌速度对浸出效果的影响45-46
- 5.2.5 最优浸出条件下重复试验46
- 5.3 本章小结46-47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47-49
- 6.1 结论47-48
- 6.2 建议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再蒸;韩跃新;高鹏;;卡林型金矿化学氧化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J];金属矿山;2015年12期
2 迟晓鹏;唐远;孙忠梅;印万忠;;四川低品位含砷石英脉型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5年06期
3 陈勇;;焙烧氰化尾渣高温氯化提金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年10期
4 高起方;;某复杂难选金矿高效浮选新技术及工业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矿业;2014年S2期
5 王成辉;徐珏;黄凡;陈郑辉;应立娟;刘善宝;;中国金矿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J];地质学报;2014年12期
6 于晨;;2014中国银[J];中国金属通报;2014年14期
7 高起鹏;;含泥质矿物的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J];有色矿冶;2014年05期
8 张帅;曾怀远;张村;方夕辉;;氰化法、硫代硫酸盐法、硫脲法浸出某难浸银精矿比较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5年01期
9 于正华;肖骏;董艳红;陈代雄;杨建文;;选择性絮凝浮选法处理某低品位硫氧混合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J];湖南有色金属;2014年04期
10 陈树锦;;硫化铅锌矿分速分支浮选新技术工艺试验研究与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攀志;;闪速浮选机浮选焦家金矿试验[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4[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露;新型硫化矿捕收剂的合成及其浮选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刘方;硅酸盐矿物浮选过程中调整剂对捕收剂作用方式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3 李骞;含砷金矿生物预氧化提金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海露;甘肃省天水某银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杜显彦;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工艺及机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江巍;安徽某多金属金矿选矿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铧泰;气升式反应器中难浸金精矿的细菌氧化预处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杨运琼;硫化矿捕收剂的降解性能与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63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6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