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大变形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深部大变形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针对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大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Kastner等相关理论,研究了支护阻力对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揭示了其变形难以控制的力学本质,提出了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新的支护理念。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大变形主要来自于两部分:1巷道周边浅部破碎围岩的扩容与剪胀等非连续性变形;2高应力致使巷道围岩产生的以塑性变形为主的连续性变形。研究表明:目前的支护水平对巷道围岩的连续性变形影响十分有限,总是存在一部分变形量无法控制,即深部巷道围岩存在"给定变形"。为实现巷道围岩稳定控制,降低支护成本,巷道围岩支护理念应由变形控制向稳定控制转变,确保巷道围岩均匀、协调变形,消除冒顶与片帮等不安全隐患,增强巷道围岩整体性与稳定性。因此,对于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可在巷道掘进时预留一定的变形空间以容纳围岩部分"给定变形",支护结构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变形能力,又能持续提供较高的支护阻力,以维持巷道围岩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保障巷道围岩的均匀、协调变形。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考虑预留变形并采用"可接长锚杆+刚性长螺纹钢锚杆+锚网+W钢带+喷射混凝土"综合控制技术为主,并辅以可接长锚杆强化顶板支护方案可较好控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保障了巷道服务期间的安全使用。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南方煤矿瓦斯与顶板灾害预防控制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应力 稳定性控制 给定变形 支护阻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34006,51374105)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2015B431)
【分类号】:TD353
【正文快照】: Stability control method of surrounding rock in deep roadwaywith large deformation与浅部巷道相比,深部巷道围岩力学环境更为复杂,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呈现出非连续性、非协调性大变形、大范围失稳破坏等一系列工程响应问题[1-7]。为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建平,饶运章,徐水太;Back-propagation Network在巷道围岩稳定性识别中的应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张里程;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李彦斌;杨永康;苏学贵;;埋深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杨更社;;矿山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判断准则[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0年01期
5 韦世贵;;矿山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8期
6 宋宏伟,梁士杰;建井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方法探讨[J];建井技术;1990年05期
7 蒋金平,汤雷;应用综合评判法评价巷道围岩稳定性[J];徐煤科技;1995年04期
8 刘会林;朱明;张爱霞;;应用神经网络方法评定巷道围岩稳定性[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4期
9 杨更社;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数值分析[J];河北煤炭;1988年04期
10 邹喜正,吕家立,万德营;徐州矿区缓倾斜、倾斜煤层向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的研究[J];江苏煤炭;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繁雯;杨林之;李建功;;某矿区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分析和评价[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2 康瑞海;邓代强;王文平;;南京铅锌银矿主巷道围岩稳定性有限元分析[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术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4 宋波;曹野;;基于小波能量的爆破震动巷道围岩稳定性判据[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5 谭云亮;王春秋;;受采动影响厚煤层沿顶巷道围岩稳定性模拟[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华心祝;陈登红;杨科;付志亮;;地应力方向对深井动压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通讯员李静 记者耿梦济;攻克复杂条件下6个煤矿开采难题[N];中国煤炭报;2010年
2 李静;安理大6项科研项目经鉴定达国际水平[N];淮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彬;煤矿深部巷道TBM施工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2 邹灿;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3 高峰;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任智敏;大断面六边形煤巷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康钦容;缓斜煤层群采动影响下底板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乌海矿区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其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王鹏举;沟谷地貌下浅埋煤层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张爱霞;基于神经网络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单宏兰;金属矿山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监测点位置优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5 刘勇洪;外错式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贺超峰;袁店矿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支护决策系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吉生;特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设备撤出巷围岩稳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8 高鲁;大断面交叉(岔)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开伟;云南大红山铜矿深埋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周建雄;爆破地震作用下出矿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79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7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