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海洋集输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转变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9:20

  本文关键词:海洋集输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转变模型研究 出处:《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集输立管系统 严重段塞流 过渡流型 含气率


【摘要】:结合严重段塞流的形成机理,研究了立管底部压力与集输管道中流体压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过渡流型向严重段塞流、稳定流转变的准则模型。对比Lockhart-Martinelli参数法和Beggs-Brill公式法在气液两相流含气率的预报效果,并将流型转变模型的预报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Beggs-Brill公式计算气液两相流含气率时具较高的精度,同时本文流型转变预报模型的预报值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从而可以为海洋集输立管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海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1ZX05026-004-02)
【分类号】:O359
【正文快照】: 0前言目前,气液混输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油气开采中。然而,由于地形起伏、流体物性及其流量的影响,很容易在立管内形成段塞流动,不利于油气输运设备以及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实现严重段塞流动的预报,对于提高海洋油气输运中的控制水平磁要意义。 严重段塞流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利民,赵越超,罗小明;强烈段塞流特征参数测量方法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2 王鑫,郭烈锦,张西民,顾汉洋,林长志,赵冬建,郭富德;集输-上升管路系统严重段塞流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3 顾汉洋;郭烈锦;;水平管段塞流气弹区液膜特性研究[J];化学工程;2006年11期

4 马华伟;何利民;罗小明;;严重段塞流压力波动特性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何利民;马华伟;罗小明;;严重段塞流周期特性实验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6 李乃良;郭烈锦;;节流法消除严重段塞流的稳定性分析及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7期

7 龚宁;;海上气液混输管线的段塞流问题[J];中国海洋平台;1993年04期

8 王鑫,何利民,陈振瑜,吕宇玲;空气-水两相段塞流的跟踪模拟及试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王鑫,郭烈锦;水平管气液段塞流流量瞬变特性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10 罗小明;何利民;陈振瑜;;下倾管段塞流液塞速度波动特性[J];化学工程;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夷平;王淑华;张华;王经;;水平气液两相流伪段塞流和段塞流的辨识及其理论预测[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高嵩;尤云祥;李巍;胡天群;;下倾管-立管严重段塞流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忠亮;罗京;卢进良;;BZ25-1油田段塞流影响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应用[A];2012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鞠朋朋;秦家钧;刘培林;;混输管线段塞流分析[A];2012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华伟;组合立管系统中严重段塞流特性及其消除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罗小明;气液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段塞流流动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坤;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张灿;卧底管—立管系统两相流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谭练武;组合管线—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特性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刘方;管道结构对严重段塞流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牛殿国;强烈段塞流消除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刘新野;海底混输管线严重段塞流的预测与控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邱湖淼;段塞流对线路冲击影响的应力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李文庆;气液两相段塞流流动机理的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9 沈海静;弯管中段塞流的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10 杨君;弯管中段塞流的数值模拟[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09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309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d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