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铝粉含量和粒度对CL-20含铝炸药水中爆炸反应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28 09:44

  本文关键词:铝粉含量和粒度对CL-20含铝炸药水中爆炸反应特性的影响 出处:《爆炸与冲击》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爆炸力学 气泡冲量 水中爆炸 CL-炸药 铝粉含量 二次反应 含铝炸药


【摘要】:为了研究CL-20基含铝炸药的爆炸反应机理,利用水中爆炸实验,测量了不同铝粉含量和粒度的CL-20炸药水中爆炸的冲击波参数、二次压力波参数,计算了冲击波能和气泡能。结果表明,水中爆炸的冲击波能和气泡能表征了爆轰和二次反应两个阶段的炸药爆炸能量分配,CL-20炸药中的铝粉主要在二次反应阶段发生反应,只有少部分的铝粉参与了早期的爆轰反应。气泡脉动形成的二次压力波能描述铝粉含量和粒度对二次反应过程的影响,铝粉含量对炸药的二次反应有显著的影响;铝粉粒度对炸药的水下爆炸的初始冲击波参数、冲击波能和气泡能的影响很小,对铝粉与爆轰产物的二次反应速率影响较大。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xplosive reaction mechanism of CL-20 based aluminized explosives, the shock wave parameters and the two pressure wave parameters of CL-20 explosives with different aluminum content and particle size were measured by underwater explosion test, and the shock wave energy and bubble energy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explosive explos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hock energy and the bubble energy in the two stages of detonation and the two reaction. The aluminum powder in the CL-20 explosive reaction occurs mainly in the two reaction stage, and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aluminum powder is involved in the early detonation reaction. The two bubble formation pressure wave can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aluminum content and particle size of two times in the process of reaction,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f aluminum powder content two times in response to explosives; the initial impact of aluminum particle size of explosives by underwater explosion shock wave parameters, and can affect the bubble energy is very small, and the influence of aluminum powder two times the reaction rate of detonation products larger.
【作者单位】: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
【基金】:总装重大预先研究专项项目(00401030701)
【分类号】:TQ560.1;O38
【正文快照】: 2.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能量密度高、化学与热安定性好,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近年来,已成功研制了多种含CL-20混合炸药,如PAX-12[1-2]、PBXW-16[3]、LX-19[4]、PAX-11[5]和PAX-29[6]等,这些配方已接近或达到实用水平,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陈龙伟;汪旭光;杨军;;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水中爆炸三维数值模拟[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2 古和今,恽寿榕,洪兵,黄骏德;水中爆炸加载金属板变形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0年03期

3 高勇军;陈小波;王伟策;叶序双;顾文彬;;单个球形装药浅层水中爆炸的试验研究[J];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顾文彬,叶序双,张朋祥,阳天海;浅层水中爆炸水底影响的试验研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张阿漫;姚熊亮;闻雪友;;自由场水中爆炸气泡的物理特性[J];爆炸与冲击;2008年05期

6 李金河;赵继波;谭多望;王彦平;张远平;;炸药水中爆炸的冲击波性能[J];爆炸与冲击;2009年02期

7 姜涛;由文立;张可玉;丁浩;;水中爆炸表面空穴的理论研究[J];爆炸与冲击;2011年01期

8 张鹏翔,顾文彬,叶序双;浅层水中爆炸直达波压力峰值计算方法探讨[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汪斌;张远平;王彦平;;水中爆炸气泡与水底边界相互作用的水射流现象[J];爆炸与冲击;2011年03期

10 黄超;汪斌;张远平;刘仓理;姚熊亮;;柱形装药自由场水中爆炸气泡的射流特性[J];爆炸与冲击;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宋浦;肖川;梁安定;袁宝慧;;不同起爆方式对水中爆炸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赵继波;谭多望;张远平;李金河;张光升;;水中爆炸近场冲击波峰值压力的测试技术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占江;蔡宗义;郑学锋;朱玉荣;;水中爆炸对围岩增耦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焰;斐明敬;王占江;胡华权;陈立强;李捷;董永峰;;微型炸药球水中爆炸冲击波压力波形测试和研究[A];第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鹏翔;顾文彬;叶序双;阳天海;刘文华;;浅层水中爆炸水面切断现象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李茂辉;白春华;施楣梧;;水中爆炸冲击波作用下人体安全防护研究进展[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龙伟;张华;汪旭光;;水中多物质爆炸场的三维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陆晓霞;李磊;任晓冰;严晓芳;;水中爆炸问题中GFM方法的应用及问题[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继波;谭多望;李金河;张光升;曾华龙;;柱形装药水中爆炸近场径向压力测试初探[A];第五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辉东;揭开浅层水中爆炸的奥秘[N];科技日报;2001年

2 特约通讯员 王辉东;揭开浅层水中爆炸奥秘[N];解放军报;2001年



本文编号:1345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345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7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