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基于波有限元法的流固耦合结构波传导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05 08:03

  本文关键词:基于波有限元法的流固耦合结构波传导问题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波传导 流固耦合 有限元 波有限元


【摘要】:采用波有限元方法研究流固耦合结构中的波传导问题。该方法以有限元法为基础,首先建立研究对象的有限元法模型,得到模型的动态刚度矩阵。通过对动态刚度矩阵的重新排列组合得到研究对象的传递矩阵,求解传递矩阵的特征值问题可以得到分别代表自由波传递的波数和波模。该研究首先分析独立流体结构和固体结构中的振动问题,并比较了采用波有限元法和理论方法求解得到的固体结构中波数分布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随后采用波有限元法分析流固耦合结构中的波传导问题。波有限元法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所给出的均匀或周期性结构,还可将其应用于缓慢变化的非均匀结构。
[Abstract]:Wave conduction problem by wav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f fluid solid coupling structure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 is firstly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ynamic stiffness matrix model. The dynamic stiffness matrix of the rearranged obtain the transfer matrix of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fer matrix the value can be wave number and wave mode representing free wave transfer. The study analyzed the vibration problem of independent fluid structure and solid structure, wave number distribution of solid structure and is solv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wave theory in verifying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Then the flow wave analysis conduction solid coupling structure of the wave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application of wav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not limited to the uniform or periodic structure can also be applied to non are slowly changing Uniform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0032130005)
【分类号】:O353.4
【正文快照】: 流固耦合结构在工程领域中很常见并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讲,当流体结构与固体结构接触发生相互耦合作用时,耦合面的流场会受到固体结构位移的影响,反过来固体结构的振动情况也受到流体压强作用而产生变化。采用传统的理论分析来研究复杂系统特别是流固耦合系统是非常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华;柳贡民;马俊;;考虑流固耦合的典型管段结构振动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年06期

2 孔繁晓;;基于流固耦合法对空气弹簧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 徐刚,任文敏;三维浮式结构的流固耦合动力特性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4年03期

4 徐刚,任文敏,张维,H.G.Reimerdes,A.Dafnis,H.Korsch;储液容器的三维流固耦合动力特性分析[J];力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孟庆国;马钧;袁文清;;液体罐箱多欧拉域流固耦合碰撞过程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09年S1期

6 苏波;钱若军;袁行飞;于猛;;利用能量守恒和径向基函数插值的流固耦合界面数据传递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7 诸葛起,蔡亦钢,杨世超,盛敬超;建立流固耦合管路系统数学模型的一种方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89年01期

8 郭攀;武文华;刘君;;运动活塞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J];固体力学学报;2013年S1期

9 张昆明;许志沛;王玉柱;;河道内构筑物承载的流固耦合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年05期

10 黎水泉,徐秉业,段永刚;裂缝性油藏流固耦合渗流[J];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尔杰;;流固耦合力学研究与应用进展[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士召;何国威;张星;;柔性体涡诱导振荡的流固耦合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国斌;;单细胞受剪切流变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苏波;钱若军;;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及耦合数据传递[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鲍麟;余永亮;;粘弹性蜻蜓型翼挥拍的流固耦合求解途径初探[A];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7年

6 文聘;叶红玲;刘海宏;;输流管流固耦合模态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乐;吴健康;;细胞通过微孔隙时的大变形流固耦合和表面切应力变化特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王从磊;任伟伟;孙建红;;平面圆形伞初始充气阶段的流固耦合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洋;柏云清;汪卫华;赵小敏;张学伟;FDS团队;;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中国铅基研究反应堆地震响应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王建省;董勤喜;;热流固耦合动态边界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忠宁;对旋轴流风机流固耦合特性研究及其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孙芳锦;膜结构风振流固耦合效应和风致雪压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雷凡;水下柔性结构流固耦合动力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金景旭;汽车碰撞人体头部流固耦合模型及伤害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法特;基于高阶有限差分法的管道瞬态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鲁丽;非线性板状结构流固耦合复杂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华如南;柔性薄板流固耦合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王文全;薄壁结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及计算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云峰;双向流固耦合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D];天津大学;2009年

2 解元玉;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流固耦合计算研究及工程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磊;流固耦合与接触冲击算法的研究及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徐晓贤;贮箱类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5 曹亮;输流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6 娄涛;基于ANSYS的流固耦合问题数值模拟[D];兰州大学;2008年

7 陈福;结构入水问题的流固耦合仿真分析[D];清华大学;2008年

8 章程;带自由表面粘性流场与水下结构物动边界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宝胜;多孔介质流固耦合与化力耦合问题的数值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10 代小芳;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气囊展开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82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382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3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