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旋转柔性梁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 高速 旋转柔性梁 一次近似 Hamilton原理 假设模态法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一次近似理论对绕纵轴高速旋转的柔性梁进行动力学分析,考虑了轴向与横向振动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由偏心产生的离心力作用;采用Hamilton原理导出了旋转柔性梁在恒定转速下动力学方程,并采用假设模态法对所得动力学方程进行分析,得出恒定转速下柔性梁一次近似模型与零次近似模型动力学响应。二者对比表明柔性梁在低速旋转时刚柔耦合项影响较小,可以忽略,可采用零次近似模型;而在高速旋转时刚柔耦合项影响较大,不可以忽略,应采用一次近似模型以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Abstract]:Based on the first approximation theory,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flexible beam rotating at high speed around the longitudinal axis is carried out.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axial and transverse vibration and the centrifugal force caused by eccentricity are considered.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rotating flexible beams at constant rotational speeds are derived by using the Hamilton principle, and the dynamic equation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assumed mode method.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first approximation model and the zero order approximation model of the flexible beam at constant rotational speed are obtained.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term of the flexible beam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low speed rotation and can be neglected, so the zero order approximation model can be adopted. However,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term can not be ignored when rotating at high speed. The first order approximation model should be used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results.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分类号】:O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书俊;任钧国;吴志桥;;大范围运动柔性梁动力学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7年03期
2 和兴锁;顾致平;邓峰岩;;大型空间柔性梁的有限元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年09期
3 王颖泽;张小兵;;变速多移动质量耦合作用下柔性梁系统振动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1年08期
4 蔡国平,洪嘉振;旋转运动柔性梁的假设模态方法研究[J];力学学报;2005年01期
5 邓峰岩;和兴锁;李亮;张娟;;计及变形耦合项的平面柔性梁动力学建模及频率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6 董兴建;孟光;蔡国平;叶林;;旋转柔性梁的动力学建模及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7 赵飞云;贺寅彪;谢永诚;张明;;基于初应力法的作大范围运动柔性梁动力学建模理论研究[J];力学季刊;2007年01期
8 陈思佳;章定国;洪嘉振;;大变形旋转柔性梁的一种高次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J];力学学报;2013年02期
9 章定国;余纪邦;;作大范围运动的柔性梁的动力学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陈龙华;张劲夫;;考虑材料阻尼的平动柔性梁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燕山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薛晓敏;孙清;伍晓红;陈璐琪;;智能柔性梁主动控制方法的理论及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赵飞云;谢永诚;张明;贺寅彪;;基于初应力法的柔性梁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的建模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铸永;洪嘉振;;做大范围运动柔性梁的通用一次刚柔耦合方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赵飞云;谢永诚;张明;贺寅彪;;基于初应力法的柔性梁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的建模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章孝顺;章定国;洪嘉振;;基于浮动坐标系的大变形刚-柔耦合梁动力学建模与仿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刘铸永;洪嘉振;;中心刚体-柔性梁系统的耦合变形影响[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陈龙祥;蔡国平;;旋转运动柔性梁的时滞主动控制及其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肖建强;章定国;;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数值仿真[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钧;柔性梁弹塑性次碰撞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哲;旋转运动柔性梁与弹性柱碰撞的动力学响应[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阿贝贝;柔性梁水下探险模型的奇异摄动稳定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罗明聪;柔性梁与刚性地面碰撞动力学研究及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陈先龙;转动柔性梁的几何非线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焦小磊;柔性梁大范围运动动力学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吴胜宝;作大范围运动柔性梁和柔性薄板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彭科;柔性梁系统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与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8 吴强;柔性梁撞击瞬态波传播动态子结构法[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永亮;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柔性梁动力学建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吴涛;定轴转动与基础激励联合作用下柔性梁的非线性动力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10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51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