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两相段塞流作用下管道流固耦合动力学分析
[Abstract]: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unstable flow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pipeline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vibration problem of the pipelin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id-solid coupling dynamics of light hydrocarbon recovery reboiler pipeline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pipeline vibration is deeply studi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slug flow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vertical pipe section is the cause of pipeline vibration. By studying the flow law of slug flow in different gas-liquid components in the field,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pipeline fluid-solid coupling is carried out, and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pipeline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is obtain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bration of the pipeline is significant under the impact of stable slug flow and unstable slug flow, and the vibration peak value of the pipeline is more significant under the action of strong slug flow, the vibration peak value is more than 10 mm, and the amplitude peak value is more than 8 mm.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ipeline under the action of gas-liquid two-phase slug flow are revealed,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vibration problems of this kind of typical pipelin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
【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JM1023) 西安交通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XJJ2015105)
【分类号】:O353.4;O3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程剑;韩省亮;张北;文章;黄红俊;王亚军;;油-气两相流管线系统振动分析及减振控制[J];应用力学学报;2009年04期
2 ;NUMERICAL SOLUTION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LIQUID-FILLED PIPES BY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J];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7年03期
3 周晓军,宫敬;气液两相瞬变流的流固耦合模型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3年05期
4 周晓军,宫敬;气-液两相瞬变流的流固耦合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刘清玉;两相流管线振动分析[J];石油化工设计;2001年01期
6 张立翔,黄文虎,A S TIJSSELING;输流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研究进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0年03期
7 张立翔,黄文虎;输流管道非线性流固耦合振动的数学建模[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0年01期
8 钱秀清,仝兴华,岳伯谦,周进;化工管线振动的流体振源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艳;白长青;吴伟阳;刘剑锋;吴霜;刘晓强;;气液两相段塞流作用下管道流固耦合动力学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7年04期
2 张林;窦益华;于凯强;刘振庆;;流体激励下弯管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J];油气井测试;2017年03期
3 张亚楠;周勃;孙成才;陈长征;;基于流固耦合的风力机叶片疲劳破坏分析[J];重型机械;2017年02期
4 窦益华;于凯强;杨向同;曹银萍;;输流弯管流固耦合振动有限元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7年02期
5 刘桂祥;张鲲;林松;;基于CFD和结构有限元双向耦合方法的载流管路流致振动特性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6年S2期
6 潘文龙;张怀亮;彭玲;;强振动环境下液压管道主动减振建模[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6年06期
7 刘振江;张伟明;郭芮;;管道气顶排空过程的压降计算方法[J];油气储运;2016年12期
8 陈婷;苏志敏;朱建兵;李明梅;;基于FSI的4-方程模型的改进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6年04期
9 刘秀全;刘康;刘红兵;陈国明;孟文波;吕涛;;深水高压气井开关井作业窗口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6年04期
10 徐凯;张峰;李周波;白鹤;鲁碧为;马佼佼;;油气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特性数值分析[J];焊管;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翔;赵晓路;李清平;安维杰;;油气混输中掺混器的研究与改进[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2 万忠民,苏卡林,王勇,周刚;低温直立管道中两相自然循环流动分析[J];低温与特气;2003年05期
3 刘清玉;两相流管线振动分析[J];石油化工设计;2001年01期
4 张立翔,黄文虎,A S TIJSSELING;输流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研究进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0年03期
5 张立翔,黄文虎;输流管道非线性流固耦合振动的数学建模[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0年01期
6 张立翔,黄文虎,A.S.Tijsseling;水锤诱发弱约束管道流固耦合振动频谱分析[J];工程力学;2000年01期
7 杨柯,王冰笛,张立翔,李桂青;充液管道流固耦合4方程模型的一个解析解[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9年04期
8 焦宗夏,,华清,于凯;传输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的模态分析[J];航空学报;1999年04期
9 张立翔,黄文虎;弱约束管道系统水锤研究与进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9年01期
10 郭揆常;多相流技术在海洋油气管道输送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利民,赵越超,罗小明;强烈段塞流特征参数测量方法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2 王鑫,郭烈锦,张西民,顾汉洋,林长志,赵冬建,郭富德;集输-上升管路系统严重段塞流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3 顾汉洋;郭烈锦;;水平管段塞流气弹区液膜特性研究[J];化学工程;2006年11期
4 马华伟;何利民;罗小明;;严重段塞流压力波动特性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何利民;马华伟;罗小明;;严重段塞流周期特性实验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6 李乃良;郭烈锦;;节流法消除严重段塞流的稳定性分析及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7期
7 龚宁;;海上气液混输管线的段塞流问题[J];中国海洋平台;1993年04期
8 王鑫,何利民,陈振瑜,吕宇玲;空气-水两相段塞流的跟踪模拟及试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王鑫,郭烈锦;水平管气液段塞流流量瞬变特性模拟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10 罗小明;何利民;陈振瑜;;下倾管段塞流液塞速度波动特性[J];化学工程;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夷平;王淑华;张华;王经;;水平气液两相流伪段塞流和段塞流的辨识及其理论预测[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高嵩;尤云祥;李巍;胡天群;;下倾管-立管严重段塞流数值模拟[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忠亮;罗京;卢进良;;BZ25-1油田段塞流影响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应用[A];2012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鞠朋朋;秦家钧;刘培林;;混输管线段塞流分析[A];2012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华伟;组合立管系统中严重段塞流特性及其消除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罗小明;气液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段塞流流动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坤;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张灿;卧底管—立管系统两相流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晓田;含二氧化碳段塞流管道腐蚀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白鑫;垂直弯管中段塞流的响应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5 曹玉东;水平T管中段塞流的响应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6 梁逍;水平T型管中段塞流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7 谭练武;组合管线—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特性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方;管道结构对严重段塞流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牛殿国;强烈段塞流消除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刘新野;海底混输管线严重段塞流的预测与控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84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484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