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14:47
多孔介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随处可见,例如土壤、砂石,木材等,亦或是生活中的面包、海绵、衣服、陶瓷等。多孔介质流动问题的研究对化工领域、改善土壤渗透率、航空材料的研发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多孔介质内部的孔隙结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各向异性,以此给多孔介质内部流动问题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文尝试以多种模型对多孔介质内部的流动特性做出研究。首先,流动特性方面,笔者依据单球绕流圆球为模型推导了阻力公式,但是初始的阻力公式与实验值以及传统的阻力公式差距较大,这说明绕流来解释多孔介质内部的流动特性是不合理的。因此,笔者提出了干扰系数E_r,并通过分析E_r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绕流在整体流动中的影响。修正后的公式与实验数据以及传统公式计算值几乎吻合,甚至在特定的雷诺数范围内比Ergun方程更贴近实际。同时,在分析修正后的阻力公式时发现多孔介质内部的压降在不同的雷诺数下与速度的关系是不同的,在雷诺数小于1时,压降与速度的一次方成线性关系;雷诺数在1到50之间,压降与速度的1.1次方成线性关系;雷诺数在50到300之间时,压降与速度的1.5次方的吻合很好;雷诺数在300到1000的范围内,压降与速...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分叉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 2.2 孔喉模型简化为更简单的叉排孔喉模型,即三个喉模型相似,把多孔介质内部的阻力损失的局部能量损失,笔者看来,其根本为修个参数用含有物理意义的参数如孔隙率、阻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的研究进展972 年依次对管道、大平板、圆柱体、球索研究,通过对随机分布的填充床和压实一个雷诺数小于或等于 10000 的对流2 年通过管的叉排布置,从许多的实验资下适用的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系数表达式。在稳态传热以及非稳态传热时的实验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绕流模型的多孔介质流动立介质中,把多孔介质内部总的阻力损乎更加符合实际。于是我们可以建立作平均颗粒直径为pd 的球形颗粒堆积以顺排方式排列;质孔道中的速度为平均流速;一侧流入,另一侧流出,绕流过单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孔介质底部加热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J]. 邵明芹,严微微,何宗旭,张凯.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9(02)
[2]多孔介质中迂曲度和渗透率的关系[J]. 吴金随,胡德志,郭均中,常浩宇.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4)
[3]达西定律成立吗[J]. 万军伟,黄琨,陈崇希.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6)
[4]前沿领域综述——多孔介质强制对流换热研究进展[J]. 郑坤灿,温治,王占胜,楼国锋,刘训良,武文斐. 物理学报. 2012(01)
[5]多孔介质内单相流阻力特性[J]. 刘学强,闫晓,肖泽军. 核动力工程. 2009(05)
[6]流体在微多孔介质内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 胥蕊娜,姜培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08)
博士论文
[1]非对称分叉网络及分形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研究[D]. 罗良.华中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多孔介质里流动阻力分析[D]. 吴金随.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26085
【文章来源】: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分叉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 2.2 孔喉模型简化为更简单的叉排孔喉模型,即三个喉模型相似,把多孔介质内部的阻力损失的局部能量损失,笔者看来,其根本为修个参数用含有物理意义的参数如孔隙率、阻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的研究进展972 年依次对管道、大平板、圆柱体、球索研究,通过对随机分布的填充床和压实一个雷诺数小于或等于 10000 的对流2 年通过管的叉排布置,从许多的实验资下适用的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系数表达式。在稳态传热以及非稳态传热时的实验数据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绕流模型的多孔介质流动立介质中,把多孔介质内部总的阻力损乎更加符合实际。于是我们可以建立作平均颗粒直径为pd 的球形颗粒堆积以顺排方式排列;质孔道中的速度为平均流速;一侧流入,另一侧流出,绕流过单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孔介质底部加热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研究[J]. 邵明芹,严微微,何宗旭,张凯.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9(02)
[2]多孔介质中迂曲度和渗透率的关系[J]. 吴金随,胡德志,郭均中,常浩宇.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4)
[3]达西定律成立吗[J]. 万军伟,黄琨,陈崇希.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06)
[4]前沿领域综述——多孔介质强制对流换热研究进展[J]. 郑坤灿,温治,王占胜,楼国锋,刘训良,武文斐. 物理学报. 2012(01)
[5]多孔介质内单相流阻力特性[J]. 刘学强,闫晓,肖泽军. 核动力工程. 2009(05)
[6]流体在微多孔介质内对流换热实验研究[J]. 胥蕊娜,姜培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08)
博士论文
[1]非对称分叉网络及分形多孔介质流动特性研究[D]. 罗良.华中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多孔介质里流动阻力分析[D]. 吴金随.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26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92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