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理论力学”基于“口诀法”的教学创新

发布时间:2021-02-25 04:10
  "理论力学"教学中利用"口诀法"学习静力学和运动学中的重难点具有重要意义。口诀法可提高学生解题时的分析能力、速度和准确性,也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让口诀为枯燥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增辉添色。 

【文章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9,(0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理论力学”基于“口诀法”的教学创新


点的合成运动中的关系总结(下转第84页)

口诀,动点,牵连点,动系


诀的形式给出如下的选取技巧[4]:首选、次选并不难,投影比力矩优先选,只要求解不联立,管它条件不条件。三选方程有顾虑,先看形式后建立,一矩形式没条件,二矩三矩要注意。以上的口诀或记忆方法给出了解静力学问题的思路(或大致方向),学生经历一定的解题训练后能够快速进入状态,甚至逐步学会了自己总结,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3提炼口诀在“运动学”中的应用在学习点的合成运动时,有“一点二系三运动”的提法。具体地,动点、动系、牵连点等概念的关系总结如图1所示。在探讨点的合成运动过程中,需要保证与选定的动点和动系相关的三种运动尽可能简单直观,至少应该有两种运动较为直观。总结口诀如下:一点两系三运动,三运动:绝对、相对和牵连,对应有三轨迹和三速度,还有三种加速度;这些运动需分析,尽量简单直观加想象,过程介绍清楚好,有助于画运动v、a图;牵连点的概念很重要,它位置就在动点处,但与动点不在一物上,分属动点和动系;牵连点可在动物*外,此时需把动系延伸开。注:口诀中“动物”指“固连于动系的物体”的简称。在刚体平面运动问题的教学中,考虑到使用速度瞬心法做速度计算较其他方法更加直观,结合图形易于理解。该法的解题关键就在于速度瞬心的确定,通常教材上讲到三大种(五小种)情况,五小种情况除纯滚动情况外,其余四种在应用时容易混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照本宣科,而不加总结,就会出现问题简单但学生却无从下手的局面。但是如果应用排除法[4],给出确定平面运动物体的速度瞬心的具体技巧,学生解决起问题就会得心应手。具体应用排除法的技巧为,第一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通信原理》课程的“口诀式”教学[J]. 刘全金,江建生,李强,黄忠.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2]巧用排除法解决理论力学中的难点[J]. 杨雪梅.  科技信息. 2010(21)
[3]让口诀为物理课的结尾增辉添色[J]. 井多德.  物理教师. 2000(11)



本文编号:3050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050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