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型浮标结构水动力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22:36
本文针对一种新型多浮体减震型浮标结构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多浮体结构锚泊系统采用预加预张力的悬链线形式,浮体之间采用弹簧连接。根据波浪的辐射和绕射理论,应用边界单元法,建立了多浮体结构的运动响应方程,得到了结构的透射系数、反射系数以及受到的波浪力。分析了多浮体结构附加质量与阻尼力的变化,并研究了多浮体减震型浮标结构在系泊力和弹簧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响应。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部分
1.2.2 国内部分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框架
2 减震型浮标结构的数学模型与边界元基本理论
2.1 数学模型
2.1.1 坐标系的定义
2.1.2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2.2 边界积分方程
2.3 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
2.4 绕射和散射波浪力
2.5 透射系数TR和反射系数FR
2.6 物体运动方程
2.7 边界元法方程式的离散
3 减震型浮标结构透反射系数及波浪力
3.1 多浮体结构的透射系数TR
3.2 多浮体结构的反射系数FR
3.3 多浮体结构受到的波浪力
3.3.1 垂荡波浪力
3.3.2 横荡波浪力
3.3.3 横摇波浪力
4 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
4.1 数学模型
4.2 附加质量对比分析
4.2.1 垂荡方向附加质量
4.2.2 横荡方向附加质量
4.2.3 横摇方向附加质量
4.3 阻尼系数对比分析
4.3.1 垂荡方向阻尼系数
4.3.2 横荡方向阻尼系数
4.3.3 横摇方向阻尼系数
4.4 小结
5 锚泊状态下刚体结构的运动响应分析
5.1 垂荡方向刚体的运动响应
5.2 横荡方向刚体的运动响应
5.3 横摇方向刚体的运动响应
5.4 小结
6 减震型浮标结构的运动响应分析
6.1 上部浮标体的运动响应
6.1.1 垂荡方向的运动响应
6.1.2 横荡方向的运动响应
6.1.3 横摇方向的运动响应
6.2 下部减震体的运动响应
6.2.1 垂荡方向的运动响应
6.2.2 横荡方向的运动响应
6.2.3 横摇方向的运动响应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168303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部分
1.2.2 国内部分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框架
2 减震型浮标结构的数学模型与边界元基本理论
2.1 数学模型
2.1.1 坐标系的定义
2.1.2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2.2 边界积分方程
2.3 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
2.4 绕射和散射波浪力
2.5 透射系数TR和反射系数FR
2.6 物体运动方程
2.7 边界元法方程式的离散
3 减震型浮标结构透反射系数及波浪力
3.1 多浮体结构的透射系数TR
3.2 多浮体结构的反射系数FR
3.3 多浮体结构受到的波浪力
3.3.1 垂荡波浪力
3.3.2 横荡波浪力
3.3.3 横摇波浪力
4 附加质量和阻尼系数
4.1 数学模型
4.2 附加质量对比分析
4.2.1 垂荡方向附加质量
4.2.2 横荡方向附加质量
4.2.3 横摇方向附加质量
4.3 阻尼系数对比分析
4.3.1 垂荡方向阻尼系数
4.3.2 横荡方向阻尼系数
4.3.3 横摇方向阻尼系数
4.4 小结
5 锚泊状态下刚体结构的运动响应分析
5.1 垂荡方向刚体的运动响应
5.2 横荡方向刚体的运动响应
5.3 横摇方向刚体的运动响应
5.4 小结
6 减震型浮标结构的运动响应分析
6.1 上部浮标体的运动响应
6.1.1 垂荡方向的运动响应
6.1.2 横荡方向的运动响应
6.1.3 横摇方向的运动响应
6.2 下部减震体的运动响应
6.2.1 垂荡方向的运动响应
6.2.2 横荡方向的运动响应
6.2.3 横摇方向的运动响应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168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16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