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道内涡波流场的POD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1 12:01
对槽道内涡波流场的瞬态速度矢量场进行了2DPIV测量实验,将2DPIV测量的矢量场数据进行POD分析,根据POD分解的各阶模态的能量比确定了表征涡波流场主导结构的前15阶模态。结果表明,POD分解的前15阶模态发现槽道内涡波流场是由槽道壁面剪切层诱导的涡列以及伴随的波状主流组成;流场中大尺度的涡旋发展为涡对,对波状主流的脉动频率产生影响;根据涡波流场中的驻点和鞍点,获取了流场的大尺度涡对、平均流场以及Helmholtz涡环等明显特征;最后根据POD分解的前15阶模态对槽道内涡波流场进行重组,重组流场表征了槽道内层流状态下波状主流的形态和涡旋共存的涡波结构以及驻点和鞍点的位置处涡旋的变化等主要特征,有效地剔除了PIV测量流场中的随机信息,保留了PIV测量流场的主导特征。
【文章来源】:计算力学学报. 2019,36(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引 言
2 实验装置和方法
3 2DPIV数据的POD分析
4 结果和分析
5 涡波流场的POD模态重组
6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用FFT-POD的非定常流动控制频谱和能谱特性研究[J]. 傅鑫,李秋锋,黄国平,李传鹏,陆惟煜,朱超.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6(07)
[2]湍流槽道内近壁区域脉动速度特性研究[J]. 赵慧,韦安阳,罗坤,樊建人.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6(03)
[3]非对称槽道中涡旋波的特性研究[J]. 刘凤霞,刘志军,李丰,郅红虹,史启财,周集体. 力学学报. 2005(06)
本文编号:3199671
【文章来源】:计算力学学报. 2019,36(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引 言
2 实验装置和方法
3 2DPIV数据的POD分析
4 结果和分析
5 涡波流场的POD模态重组
6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用FFT-POD的非定常流动控制频谱和能谱特性研究[J]. 傅鑫,李秋锋,黄国平,李传鹏,陆惟煜,朱超.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6(07)
[2]湍流槽道内近壁区域脉动速度特性研究[J]. 赵慧,韦安阳,罗坤,樊建人.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6(03)
[3]非对称槽道中涡旋波的特性研究[J]. 刘凤霞,刘志军,李丰,郅红虹,史启财,周集体. 力学学报. 2005(06)
本文编号:3199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19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