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滴撞击壁面相变行为的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3 03:49
采用Level Set-VOF方法建立单液氮滴撞击壁面的数值模型,探索壁面润湿性(30°—150°)、撞击速度(0.1和1.6 m/s)及壁面温度(300—500 K)对液滴撞壁演化过程中相变行为的影响,并理论推导了气膜生长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增强壁面润湿性、提高撞击速度有利于液滴沿径向铺展,从而增大了换热面积并降低热阻,使换热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提高壁面温度增大了换热温差,热流密度随之上升;三相接触线处热阻较小导致边缘处热流密度高于中心处,不同润湿壁面上热流分布的差异性因初始速度的增大而缩小,呈现明显的速度效应;在膜沸腾区,传热过程主要集中在撞击初期,气膜是主要换热热阻;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建立气膜生长数值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本文模拟结果和其他研究结果非常吻合.
【文章来源】:物理学报. 2019,68(24)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1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壁面铺展动力学特性研究[J]. 刘海龙,沈学峰,王睿,曹宇,王军锋. 力学学报. 2018(05)
[2]液滴撞击热壁面的相变行为研究[J]. 吴苏晨,张程宾,陈永平,施明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8)
[3]平衡接触角对受热液滴在水平壁面上铺展特性的影响[J]. 叶学民,李永康,李春曦. 物理学报. 2016(10)
[4]液滴撞击加热壁面传热实验研究[J]. 沈胜强,张洁珊,梁刚涛. 物理学报. 2015(13)
[5]液滴冲击不同浸润性壁面的数值分析[J]. 李大树,仇性启,郑志伟,崔运静,马培勇.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7)
[6]柴油机冷启动喷雾油滴撞壁速度效应数值分析[J]. 李大树,仇性启,崔运静,郑志伟,马培勇,祁风雷. 农业机械学报. 2014(06)
本文编号:3202228
【文章来源】:物理学报. 2019,68(24)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1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壁面铺展动力学特性研究[J]. 刘海龙,沈学峰,王睿,曹宇,王军锋. 力学学报. 2018(05)
[2]液滴撞击热壁面的相变行为研究[J]. 吴苏晨,张程宾,陈永平,施明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8)
[3]平衡接触角对受热液滴在水平壁面上铺展特性的影响[J]. 叶学民,李永康,李春曦. 物理学报. 2016(10)
[4]液滴撞击加热壁面传热实验研究[J]. 沈胜强,张洁珊,梁刚涛. 物理学报. 2015(13)
[5]液滴冲击不同浸润性壁面的数值分析[J]. 李大树,仇性启,郑志伟,崔运静,马培勇.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7)
[6]柴油机冷启动喷雾油滴撞壁速度效应数值分析[J]. 李大树,仇性启,崔运静,郑志伟,马培勇,祁风雷. 农业机械学报. 2014(06)
本文编号:3202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20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