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航姿参考系统的改进杆臂效应补偿方法

发布时间:2021-06-25 13:27
  振动环境下叠加在航姿参考系统(AHRS)加速度计敏感轴上的杆臂效应会对加速度计测姿精度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对杆臂效应处理算法中的低通滤波法和力学补偿法进行分析.低通滤波法滤除杆臂效应会有整流误差残存.力学补偿法对杆臂效应中向心加速度项的补偿受限于陀螺测量精度,对杆臂效应中切向加速度项的补偿会因为直接对角速度微分求取角加速度造成误差激剧放大.针对低通滤波法与力学补偿法各自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杆臂效应补偿方法.对杆臂效应中的向心加速度项的补偿,设定角频率阈值作为判定值.在低于给定角频率阈值工况下采用低通滤波法,而在高于给定角频率阈值工况下采用力学补偿+低通滤波法.对杆臂效应中的切向加速度项的补偿,提出2种多加速度计构型,根据加速度计构型中各加速度计输出值,构造解析公式求解角加速度,避免直接微分法造成的误差放大.通过对改进补偿方法的理论推导、分析和仿真,并与低通滤波法和力学补偿法相对比,改进补偿方法显著地提高了杆臂效应误差补偿精度.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20,52(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航姿参考系统的改进杆臂效应补偿方法


坐标系间矢量关系

杆臂效应,误差,加速度计


图2中,Δγ1为向心加速度造成的姿态误差;Δγ2为切向加速度造成的姿态误差.由图2可见随着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杆臂长度的增加,杆臂效应相应增大,加速度计测姿误差也越大,只有通过对加速度计杆臂效应进行有效的补偿,才能保证AHRS系统测姿精度.2 现有杆臂效应补偿方法的不足

杆臂效应,方法,加速度,低通滤波


利用低通滤波法,杆臂效应中的向心加速度项会残存整流误差项;再者当角加速度也含有直流分量时,杆臂效应中的切向加速度项也会出现低通滤波无法滤除的整流误差.采用力学补偿法,向心加速度项的求解误差会受到陀螺测量误差的影响;而通过角速度微分获取角加速度,会引起切向加速度项误差激剧放大.考虑到多加速度计可以直接解析地求解角加速度[17-18],可避免角速度微分计算造成的误差放大.因此综合考虑低通滤波法、力学补偿法以及多加速度计解析求解法,提出一种改进的杆臂效应补偿方法见图3.对于杆臂效应中的向心加速度,在低于给定角频率阈值工况下采用低通滤波法,在高于给定角频率阈值工况下采用力学补偿+低通滤波法.对杆臂效应中的切向加速度项,通过多加速度计解析求解角加速度.3.1 基于角频率阈值判决的向心加速度项补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SINS/里程计行进间初始对准及杆臂补偿算法(英文)[J]. 高亢,任顺清,陈希军,王振桓.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8(05)
[2]空间不一致在动态对准中影响分析及补偿方法[J]. 李杨,孙伟强,王兴岭,赵凤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8(05)
[3]舱内动环境对捷联惯导外杆臂误差补偿影响机理分析[J]. 杨其,刘新学,孟少飞,刘庆宝.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8(03)
[4]外杆臂效应对于船用捷联惯导罗经对准影响分析[J]. 姜述强,刘繁明,魏风梅,张强,黄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7(09)
[5]基于鲁棒滤波的挠曲变形和动态杆臂补偿算法[J]. 徐晓苏,邹海军,刘义亭,田泽鑫,吴亮.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5(01)
[6]Hybrid Kalman and unscented Kalman filters for INS/GPS integrated system considering constant lever arm effect[J]. 常国宾,柳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5(02)
[7]杆臂效应误差对晃动基座粗对准的影响[J]. 崔鹏程,邹志勤,王翌,乐明金.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3(04)
[8]斜装激光陀螺石英加速度计标定算法研究[J]. 程耀强,徐德民,万彦辉,刘明雍.  压电与声光. 2013(03)
[9]弹载惯组的杆臂效应补偿[J]. 王海明,李四海.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3(03)
[10]箭载SINS杆臂效应频域处理方法[J]. 程向红,仲小丽,冉昌艳,周如好.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3(01)

博士论文
[1]无陀螺惯性测量单元关键技术的研究[D]. 刘超军.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加速度计构型研究与误差分析[D]. 杨杰.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GF-SIMU中加速度计安装误差的标校方法研究[D]. 李绵伟.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49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249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e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