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控制下后台阶流动的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1-07-17 12:32
为探究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应用Fluent软件对后台阶流动的分离和再附着进行数值模拟,并将结果与现有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在台阶后部施加等离子体仿真模型,观察其对后台阶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能明显减小后台阶流动的再附着长度,且存在最佳控制位置;当来流风速为5 m/s时,可将再附着位置提前45. 27%;当来流风速增加时,等离子体的控制效果变弱;当增加激励电压时,控制效果增强。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33(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等离子体模型的仿真与验证
2 后台阶流动的数值模拟
2.1 几何模型与计算域
2.2 网格方案
3 计算及结果分析
3.1 来流风速对等离子体控制的影响
3.2 激励电压对等离子体控制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等离子体对流动湍动能的控制[J]. 王斌,李华星. 航空学报. 2015(12)
[2]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 吴云,李应红. 航空学报. 2015(02)
[3]均匀吸气控制下后台阶流动的数值模拟[J]. 郑朝荣,张耀春,张建胜,张文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04)
[4]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平板边界层的仿真研究[J]. 梁华,李应红,吴云,马清源,武卫.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9(01)
本文编号:3288184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9,33(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等离子体模型的仿真与验证
2 后台阶流动的数值模拟
2.1 几何模型与计算域
2.2 网格方案
3 计算及结果分析
3.1 来流风速对等离子体控制的影响
3.2 激励电压对等离子体控制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等离子体对流动湍动能的控制[J]. 王斌,李华星. 航空学报. 2015(12)
[2]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 吴云,李应红. 航空学报. 2015(02)
[3]均匀吸气控制下后台阶流动的数值模拟[J]. 郑朝荣,张耀春,张建胜,张文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2(04)
[4]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平板边界层的仿真研究[J]. 梁华,李应红,吴云,马清源,武卫.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09(01)
本文编号:3288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288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