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导流片对水洞等截面拐角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22:21
  该文针对水洞拐角流场分布不均产生的分离和对流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水洞第四拐角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导流片数量、分布方式和厚度对拐角出口的流场均匀性及能量损失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流场均匀性最佳时,导流片数量和厚度应满足数学模型;随着导流片数目增加或导流片厚度加厚,能量损失均增大;导流片等间距布置时的流场均匀性优于等动量布置,两者造成的能量损失无明显差异。 

【文章来源】: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9,34(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导流片对水洞等截面拐角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拐角对称面Fig.1Thesymmetryplaneofelbowbend

网格图,拐角,网格


谌童,等:导流片对水洞等截面拐角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397模型相比,RNGK-ε湍流模型可以更好地处理高应变率以及流线弯曲程度较大的流动。在模型中的k方程和ε方程的表达式为[12]:ikeffkijjkkukGtxxx(3)ieffijjutxxx*212kCGCkk(4)式中:μeff=μ+μt,表示有效黏性系数;μt=ρCμk2/ε,表示湍动黏度;Cμ、C1ε和C2ε为RNGK-ε湍流模型的模型常数,其值为Cμ=0.0845,C1ε=1.42,C2ε=1.68。1.3数值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参见图2,并选用SIMPLE算法。进口为流体均匀地进入管道中,初始速度为0.5m/s(雷诺数为Re=2.246×106),出口为压力出口,固体壁面上采用无滑移条件,湍流模型采用RNGK-ε模型,近壁面采用标准壁面函数处理,收敛精度均设置为10-5,其它选用缺省设置。其中雷诺数的数学表达式为:dURe(5)式中:d为水力直径,U为来流平均速度,ρ为水的密度,μ为水的动力黏度。图1拐角对称面Fig.1Thesymmetryplaneofelbowbend1.4结果验证为了验证RNGK-ε湍流模型的适用性,计算得出无导流片时弯管外侧壁面上压力系数CP随θ的变化关系,并与Taylor[2]和丁珏等[5]的结果进行对比。其中CP=(P-Pref)/(ρu02/2),Pref是θ=0°,r*=0,z*=0位置处的参考压力,u0为来流速度。r*为无量纲的径向位置,r*=(r-ro)/(ri-ro),r为曲率半径,ro=550mm为外壁曲率半径,ri=100mm为内壁曲率半径;z*为无量纲的展向位置,z*=z/z1/2;z1/2为弯管宽度的一半。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虽然三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基本吻合,这是由于拐角曲率直径比与雷诺数存在差异所致。同时,计算结果发现在拐角出口截面上出现了二次流(如图4),即拐角上下?

上压力,侧壁,系数


谌童,等:导流片对水洞等截面拐角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397模型相比,RNGK-ε湍流模型可以更好地处理高应变率以及流线弯曲程度较大的流动。在模型中的k方程和ε方程的表达式为[12]:ikeffkijjkkukGtxxx(3)ieffijjutxxx*212kCGCkk(4)式中:μeff=μ+μt,表示有效黏性系数;μt=ρCμk2/ε,表示湍动黏度;Cμ、C1ε和C2ε为RNGK-ε湍流模型的模型常数,其值为Cμ=0.0845,C1ε=1.42,C2ε=1.68。1.3数值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参见图2,并选用SIMPLE算法。进口为流体均匀地进入管道中,初始速度为0.5m/s(雷诺数为Re=2.246×106),出口为压力出口,固体壁面上采用无滑移条件,湍流模型采用RNGK-ε模型,近壁面采用标准壁面函数处理,收敛精度均设置为10-5,其它选用缺省设置。其中雷诺数的数学表达式为:dURe(5)式中:d为水力直径,U为来流平均速度,ρ为水的密度,μ为水的动力黏度。图1拐角对称面Fig.1Thesymmetryplaneofelbowbend1.4结果验证为了验证RNGK-ε湍流模型的适用性,计算得出无导流片时弯管外侧壁面上压力系数CP随θ的变化关系,并与Taylor[2]和丁珏等[5]的结果进行对比。其中CP=(P-Pref)/(ρu02/2),Pref是θ=0°,r*=0,z*=0位置处的参考压力,u0为来流速度。r*为无量纲的径向位置,r*=(r-ro)/(ri-ro),r为曲率半径,ro=550mm为外壁曲率半径,ri=100mm为内壁曲率半径;z*为无量纲的展向位置,z*=z/z1/2;z1/2为弯管宽度的一半。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虽然三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基本吻合,这是由于拐角曲率直径比与雷诺数存在差异所致。同时,计算结果发现在拐角出口截面上出现了二次流(如图4),即拐角上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90°矩形截面弯头内置导流板的布置优化研究[J]. 于飞,刘明,李卫东,严俊杰.  动力工程学报. 2015(02)
[2]基于流场品质的风洞导流片空间布置参数优化[J]. 胡彭俊,谷正气,鲍欢欢,张清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3]汽车声学模型风洞消声拐角数值计算与试验[J]. 王毅刚,杨志刚,倪晓强,李启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4]小型水洞拐角导流片的数值设计[J]. 周刚,汪家道,陈大融.  计算力学学报. 2010(01)
[5]90°方截面弯管内加装导流板的优化研究[J]. 谢振华,周艳荣.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9(04)
[6]90°弯管内流动的理论模型及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J]. 丁珏,翁培奋.  计算力学学报. 2004(03)
[7]三种湍流模式数值模拟直角弯管内三维分离流动的比较[J]. 丁珏,翁培奋.  计算物理. 2003(05)



本文编号:3324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324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