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微通道液-液两相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2 16:15
  利用高速摄像机与Canny算法,以硅油为离散相,含0.5%SDS的蒸馏水为连续相,研究了凹穴型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动特性。结果表明,直通道内观察弹状流、过渡流、滴状流3种流型。随着毛细数的增大,液滴形成机理由挤压机制向剪切机制转变,液滴速度逐渐增大,液滴长度逐渐减小。随着连续相流量的增加,液滴形成时间逐渐减小,且挤压机制生成液滴的时间大于剪切机制。凹穴结构减弱了壁面对液滴的限制,液滴速度降低,T型交汇处压差降低,相同工况下的液滴尺寸大于对冲T型微通道的液滴尺寸。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系统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液滴形成过程分析
    2.2 液滴速度与形成时间的影响规律
    2.3 通道结构对液滴长度的影响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维孔喉结构微通道内液滴的破裂行为研究[J]. 周灏,朱春英,付涛涛,高习群,马友光.  化工学报. 2019(10)
[2]T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机制及影响因素[J]. 韩宇,刘志军,王云峰,罗尧,刘凤霞,王晓娟,魏炜,许晓飞.  力学学报. 2019(02)
[3]微化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李源,于乐祥,张辉.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10)
[4]T型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研究[J]. 王晓军,张林,吴苏晨,张程宾,刘向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7(01)

博士论文
[1]微通道内液滴生成与混合理论方法与实验研究[D]. 杨丽.河北工业大学 2016
[2]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过程研究[D]. 季喜燕.天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54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654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