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结构力学课程重构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11 12:26
结构力学课程作为工科专业基础类课程,一方面接续数学、物理等前承课程对学生的工程思维进行引导,另一方面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工程意识进行铺垫,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是支持新工科发展建设的核心课程,更是工程人才知识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力学思维、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人文素养、工程伦理几方面对结构力学课程进行重构,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创新创造思维、团队协作和工程实践能力,以符合新工科建设所提出的复合型未来工程人才的需求。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四精”教学模式探析[J]. 孔位学,袁端才,谭清华,胡其高.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04)
[2]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张学新. 复旦教育论坛. 2014(05)
[3]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为例[J]. 孟玮,李十泉. 高等建筑教育. 2015(03)
[4]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 陆国栋,李拓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3)
[5]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钟登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3)
[6]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林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2)
[7]基于PBL教学法的研究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J]. 冯子明,崔巍,赵海峰,任永良.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11)
[8]新工科视角下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弹性力学有限单元法理论及工程应用课程为例[J]. 刘学文,王旭,罗素云. 高教学刊. 2019(06)
[9]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课程智慧教学改革建设[J]. 李建华,陈文婧.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06)
[10]“新工科+智能制造”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探索[J]. 冯翠云.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06)
本文编号:3718777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四精”教学模式探析[J]. 孔位学,袁端才,谭清华,胡其高.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04)
[2]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张学新. 复旦教育论坛. 2014(05)
[3]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为例[J]. 孟玮,李十泉. 高等建筑教育. 2015(03)
[4]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 陆国栋,李拓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3)
[5]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钟登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3)
[6]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林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2)
[7]基于PBL教学法的研究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J]. 冯子明,崔巍,赵海峰,任永良.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11)
[8]新工科视角下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弹性力学有限单元法理论及工程应用课程为例[J]. 刘学文,王旭,罗素云. 高教学刊. 2019(06)
[9]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课程智慧教学改革建设[J]. 李建华,陈文婧.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06)
[10]“新工科+智能制造”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探索[J]. 冯翠云.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06)
本文编号:3718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71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