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6 08:19
综合了一系列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和性能估算方法,给出了可行的设计原则.在满足流量、增压以及工作范围(起动性能和反压承受能力)的条件下,给出了进气道进口、外压波系、内压缩通道、唇罩及隔离段的设计方法.采用此方法,以H=22800 m、Ma0=6为设计点,完成了一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初步设计,并估算得到了进气道性能参数、进气道的起动马赫数和反压承受能力,对比CFD计算结果,误差不大.通过该方法得到的进气道具有结构简单、流量系数大、压缩损失小的特点,不通过优化即可得到性能较为良好的模型.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进气道性能估算方法
1.1 性能参数估算
1.1.1 外压段性能参数估算
1.1.2 通流状态下内压缩通道及隔离段性能参数估算
1.2 进气道工作范围估算
1.2.1 起动马赫数估算
1.2.2 反压承受能力估算
2 进气道设计方法
2.1 设计流程
2.2 设计条件
2.3 进口面积的确定
2.4 内外压缩比的确定
2.5 外压波系设计
2.6 内压缩通道设计
2.7 唇罩设计
2.8 隔离段设计
3 设计算例
3.1 设计要求
3.2 进气道设计结果
(1) 外压段:
(2) 内压缩通道:
(3) 唇罩:
(4) 隔离段:
3.3 进气道性能
4 结 论
本文编号:383939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进气道性能估算方法
1.1 性能参数估算
1.1.1 外压段性能参数估算
1.1.2 通流状态下内压缩通道及隔离段性能参数估算
1.2 进气道工作范围估算
1.2.1 起动马赫数估算
1.2.2 反压承受能力估算
2 进气道设计方法
2.1 设计流程
2.2 设计条件
2.3 进口面积的确定
2.4 内外压缩比的确定
2.5 外压波系设计
2.6 内压缩通道设计
2.7 唇罩设计
2.8 隔离段设计
3 设计算例
3.1 设计要求
3.2 进气道设计结果
(1) 外压段:
(2) 内压缩通道:
(3) 唇罩:
(4) 隔离段:
3.3 进气道性能
4 结 论
本文编号:3839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83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