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涡核区域尾涡遭遇快速建模方法
发布时间:2024-01-09 18:24
基于Hallock-Burnham尾流速度模型,建立了尾涡流场、滚转力矩及最大坡度计算模型。通过对非涡核区域尾涡遭遇的仿真,计算尾涡流场中不同位置的飞机最大坡度,按坡度大小进行尾涡流场区域危险等级划分,确定流场中不同危险等级的分布范围;研究分析了飞机飞行高度、重量、马赫数以及前后机间隔等因素的变化对飞机尾涡遭遇的具体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快速性,可用于尾涡流场非涡核区域危险性分析。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建立快速计算模型
1.1 尾涡环量
1.2 诱导速度分布函数
1.3 坡度角计算模型
2 尾涡遭遇的仿真分析
2.1 水平航迹偏移点所对应的坡度
2.2 垂直航迹偏移点所对应的坡度
2.3 尾涡流场危险性分析
2.4 飞行高度
2.5 前机质量
2.6 后机马赫数
2.7 前后机间隔
3 结论
本文编号:387768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建立快速计算模型
1.1 尾涡环量
1.2 诱导速度分布函数
1.3 坡度角计算模型
2 尾涡遭遇的仿真分析
2.1 水平航迹偏移点所对应的坡度
2.2 垂直航迹偏移点所对应的坡度
2.3 尾涡流场危险性分析
2.4 飞行高度
2.5 前机质量
2.6 后机马赫数
2.7 前后机间隔
3 结论
本文编号:3877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87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