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业废弃物还田对土壤碳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9 12:38
本文关键词:不同农业废弃物还田对土壤碳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
【摘要】:在玉米生长季,采用静态箱法,在氮磷钾等养分量(N 240kg/hm~2,P2O5100kg/hm~2,K2O 120kg/hm~2)的条件下,研究秸秆、牛粪、鸡粪与化肥配施还田,对土壤CO_2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促进土壤CO_2排放,其中100%秸秆粉碎还田配施化肥(S1)对土壤CO_2排放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平均排放通量达389.0mg/(m~2·h);其次为单施化肥(S4)。S1、S2、S3和S4处理在6,7,8三个月份CO_2平均排放通量表现为S4S1S3S2,分别占整个生长季排放总量的80.1%,78.9%,78.8%和83.7%,表明单施化肥处理(S4)在玉米生长旺季CO_2排放通量最高达624.9mg/(m~2·h)。各施肥处理在玉米生长季出现2个CO_2排放高峰阶段,与2次氮肥(尿素)追施密切相关,2次追施氮肥后CO_2排放通量平均值均表现为S4S1S3S2,表明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氮部分代替化肥氮,可减少CO_2排放量。50%牛粪有机氮还田配施50%化肥氮(S2),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50%鸡粪有机氮还田配施50%化肥氮(S3)可明显提高玉米各器官及植株含碳量,其中S3处理植株含碳量最高为9.59t/hm~2,促进玉米碳固定;而100%秸秆粉碎还田配施化肥氮(S1),并不能提高玉米各器官及植株含碳量,甚至低于单施化肥(S4)。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碳排放 碳固定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05,2011BAD16B10-2,2012BAD04B02-2)
【分类号】:S141
【正文快照】: 全球气候变暖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1]。研究发现[2],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CO2、CH4和N2O含量升高。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碳主要以有机质的形态储存于土壤中,是陆地植被总碳储存量的2.5~3倍,是全球大气,
本文编号:1000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0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