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麻地壕灌区土壤中HCHs的分布特征和风险评价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麻地壕灌区土壤中HCHs的分布特征和风险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 残留水平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HCHs
【摘要】:六六六(HCHs)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迁移性使得HCHs富集于植物体内,其生物蓄积性使得HCHs会随着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威胁。本文以内蒙古麻地壕灌区土壤为研究区域,将HCHs列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对31个土壤样品的测试,分析土壤中HCHs的残留水平和污染状况,从土壤类型、灌溉条件、作物结构三方面阐述灌区土壤中HCHs的分布特征,测试土壤理化性质,探讨理化性质与HCHs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来源分析和风险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麻地壕灌区土壤中HCHs的检出率较高,其中a-HCH和γ-HCH的检出率为100%;β-HCH检出率为74.19%;δ-HCH检出率为96.77%。HCHs的含量范围为1.333ng/g~21.128ng/g,平均含量为8.995ng/g,麻地壕灌区表层土壤中HCHs农药残留平均水平处于较低水平。(2)从土质类型、灌溉条件、作物结构三个方面对HCHs及其异构体的分布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不同土质中HCHs的残留量为轻壤土砂土重壤土砂壤土粘土中壤土;不同灌溉条件下HCHs的残留量为井灌域黄灌域荒地旱地大黑河灌域;不同种植作物土壤中HCHs的残留量为荒地玉米枸杞杨树苜蓿葵花红柳。分别测试了土壤有机质、pH、盐分和含水率相关性质,从分析结果来看,pH和HCHs显著相关。(3)对灌区HCHs进行了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价。从生态风险来看,麻地壕灌区农田表层土壤中HCHs类农药无风险;从健康风险角度进行评价时,呼吸暴露途径致癌风险远小于经口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远和皮肤暴露途径致癌风险,综合风险中87%的采样点均超过风险上限,超过风险上限的需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关键词】:土壤 残留水平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HCH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3;S15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缩略语表10-11
- 1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14
- 1.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11-12
- 1.1.2 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HCHs12-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2.1 土壤中HCHs分布特征研究14-16
- 1.2.2 HCHs的来源解析研究16-17
- 1.2.3 HCHs的风险评价研究17-18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8-21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18
- 1.3.2 研究内容18-20
- 1.3.3 技术路线20-21
- 2 研究区域概况21-24
- 2.1 灌区概况21
- 2.2 研究区域气候特点21-23
- 2.3 麻地壕灌区灌溉水污染现状23-24
- 3 实验材料与方法24-34
- 3.1 采样点的布设与样品采集24-25
- 3.1.1 采样点布设24
- 3.1.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24-25
- 3.2 土壤样品理化指标分析25-27
- 3.2.1 测定项目及方法25
- 3.2.2 结果分析25-27
- 3.3 土壤中HCHs残留分析27-34
- 3.3.1 主要仪器与设备27
- 3.3.2 试剂27-28
- 3.3.3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的确定28-29
- 3.3.4 HCHs的提取29
- 3.3.5 HCHs的净化29-30
- 3.3.6 检测方法的确定30-31
- 3.3.7 目标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31-34
- 4 灌区土壤中HCHs的污染状况与分布特征34-44
- 4.1 HCHs的赋存水平和污染状况34-35
- 4.1.1 HCHs的赋存水平34-35
- 4.1.2 HCHs污染状况35
- 4.2 不同类型土质中HCHs的分布特征35-38
- 4.2.1 HCHs残留量分布35-36
- 4.2.2 HCHs异构体分布36-38
- 4.3 不同灌溉条件下土壤中HCHs的分布特征38-39
- 4.3.1 HCHs残留量分布38
- 4.3.2 HCHs异构体分布38-39
- 4.4 不同种植作物土壤中HCHs的分布特征39-42
- 4.4.1 HCHs残留量分布39-41
- 4.4.2 HCHs异构体分布41-42
- 4.5 理化指标对HCHs分布的影响42-43
- 4.6 小结43-44
- 5 灌区土壤中HCHs的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价44-54
- 5.1 土壤中HCHs的来源解析44
- 5.2 土壤中HCHs的风险评价44-48
- 5.2.1 生态风险评价45
- 5.2.2 健康风险评价45-48
- 5.3 小结48-54
- 6 结论与展望54-55
- 6.1 结论54
- 6.2 展望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61
- 作者简介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谷洪彪;;松原灌区土壤盐碱灾害风险评价及水盐调控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04期
2 张健;程向朝;钟恢明;;忻州市忻府区灌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J];江西科学;2010年06期
3 彭佩钦;涔天河水库灌区土壤资源特点及其合理利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01期
4 朱晓霞;谢宗平;;清水灌区与造纸污水灌区土壤微型生物监测研究[J];甘肃科技;2012年05期
5 梅成瑞,魏光智;黄河大柳树灌区土壤类型特征与合理开发途径[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年04期
6 桂林国,孙丽萍;宁夏红寺堡灌区土壤盐渍化现状及防治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05年01期
7 王亚文;;海子滩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9年12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翠翠;梁镇海;韩玉兰;成昌顺;罗玉;续卫国;马爱成;;太原市敦化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陈尚营;盐池成功实施“枸杞东移”[N];宁夏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丽惠;内蒙古麻地壕灌区土壤中HCHs的分布特征和风险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2 何龙雪;第二松花江流域典型灌区土壤—水稻系统中汞和砷含量特征与环境风险评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魏永霞;典型灌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刘江生;东北老工业基地浑蒲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断代、溯源及风险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李晓春;受砷污染灌区土壤的清洗修复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21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2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