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香蕉幼苗蛋白质组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干旱胁迫下香蕉幼苗蛋白质组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香蕉 干旱胁迫 差异表达蛋白 iTRAQ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
【摘要】:【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香蕉蛋白表达情况,为探索香蕉的抗旱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蕉1号组培苗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运用iTRAQ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对其差异蛋白进行检测,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香蕉叶片蛋白质组进行鉴定。【结果】从干旱胁迫处理的组培苗叶片中共鉴定出1655种蛋白,其中获得定量信息的蛋白有1023种,差异表达蛋白78种,包括上调蛋白32种和下调蛋白46种。GO生物进程分析结果表明,78种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了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响应刺激胁迫过程及单有机体过程等多个生物进程。GO分子功能分析结果表明,上调蛋白主要具有催化活性功能、结合功能、抗氧化活性和功能调节;下调蛋白主要具有催化活性功能和结合功能。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调蛋白主要参与过氧化氢反应、活性氧反应等;下调蛋白主要参与淀粉代谢、二糖代谢、蔗糖代谢、寡糖代谢、细胞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等多个碳素代谢进程,且其主要是质外体、胞外区、类囊体等部位的组分,参与1,6-二磷酸果糖1-磷酸酶反应、蔗糖磷酸酶反应及碳水化合物磷酸酶反应等。在氮素代谢过程中,参与甘氨酸代谢的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在线粒体中的含量明显下降,而参与活性氧代谢的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明显上升。【结论】干旱胁迫下香蕉的表达蛋白种类及数量发生明显变化,且其抗旱机制是多种蛋白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通过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及应激活动来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香蕉 干旱胁迫 差异表达蛋白 iTRAQ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
【基金】: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CARS-32-14)
【分类号】:S668.1;S423
【正文快照】: 0引言 【研究意义】干旱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主要的逆境因子,每年由于干旱胁迫给农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其他所有环境因子胁迫造成损失的总和(孙存华等,2005)。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植物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如与抗性相关的基因被诱导表达上调,但还有部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萍,高琪,王丽琴,顾亚萍,王伟明;疟疾单克隆抗体M_(26-32)及其靶抗原基因表达蛋白的纯化[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年04期
2 谢尔凡,杨宗城;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研究进展[J];Developmental & Reproductive Biology;1996年02期
3 高利臣;肖璐;冯涛;向言词;刘雨芳;王海华;严明理;易俗;曾荣今;许中坚;;不同生境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根系差异表达蛋白筛选[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10期
4 杜晓娟,伏瑾,蔡玲玲,陈虹,黄秉仁;人SRY基因表达及表达蛋白的结合功能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8年05期
5 ;姜老师信箱[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09期
6 康巧华,陈巧林,季清洲,任宏伟,茹炳根;G蛋白Rab3a cDNA的克隆与表达[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2年01期
7 丁熙成,黄家风,蒋金书;so7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表达蛋白和活菌对Eimeriatenella的免疫保护[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8 邱明;肖明朝;苟欣;杨钰兴;;pcDNA3.1(+)-VEGF165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蛋白特性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02期
9 张云华;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邱德文;;激发子PebC1原核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12期
10 牛淑敏,洪伟,刘方,朱颂华,王树荣,刘克明,何锦姝;大鼠CuZn-SOD cDNA的克隆及高效表达[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晨云;廉艳东;高红昌;林东海;;小鼠附睾特异表达蛋白Lcn6的重组制备及其配体结合特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一叶;颗粒酶B的结构改造及其生物学功能[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杨佳;羽衣甘蓝ARC1相互作用蛋白及授粉过程中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孙立新;蚊抗药性相关基因NYD-Tr和NYD-Ch蛋白表达及其对溴氰菊酯代谢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4 陈迎春;睾丸特异表达蛋白SPAG8的性质和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天;食管鳞癌差异表达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D];河南大学;2015年
2 卢聪宇;丹参雄性不育相关蛋白的挖掘及其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刘洋;银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差异表达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4 刘海兰;抗肝特异表达蛋白LFIRE-1/HFREP-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初步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李彦伟;猪呼吸道上皮细胞受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氧化损伤及表达蛋白的差异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6 王永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N基因克隆及N基因表达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7 张进;生殖细胞特异蛋白GGN1/GGN3与二VA英诱导表达蛋白GGNBP2的相互作用[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8 杨晓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差异蛋白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30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3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