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氮沉降对典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模拟氮沉降对典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摘要】: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顶极植被,全球氮沉降增加可能影响其碳循环的各个过程。在2010年和2011年的5—10月,对典型阔叶红松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实验。实验设置了对照(N_0,0 kg/(hm~2·a))、低氮(N_1,30 kg/(hm~2·a))、中氮(N_2,60 kg/(hm~2·a))和高氮(N_3,120 kg/(hm~2·a))4种模拟氮沉降处理,每隔半个月采用Li-6400-09便携式CO_2/H_2O气体分析仪对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研究了氮沉降对典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与5 cm深度的土壤温度相似,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6月中旬(3.84~4.55μmol/(m~2·s)),最小值出现在5月初(1.37~1.84μmol/(m~2·s)),土壤温度的变化可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499%~692%。2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R~2=0.499~0.692),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及其相互作用的回归模型可以解释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52.2%~73.5%的季节变异;3 N_0、N_1、N_2和N_3样地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2.10、1.93、1.97和2.01;4各处理样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09、2.78、3.06和2.90μmol/(m~2·s),与对照样地N_0相比,土壤呼吸速率和凋落物量无明显相关(P0.05)。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呼吸 阔叶红松混交林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DL13EA05)
【分类号】:S714.3
【正文快照】: 矿物燃料燃烧、含氮化肥的生产和使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导致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含氮化合物越来越多,大气氮沉降量急剧增加[1]。19世纪60年代人类活动产生的N为15 Tg/a,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增加到156 Tg/a,预计2050年将增加到270 Tg/a[2]。不断增加的大气N沉降改变着区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宝库;金光泽;汪兆洋;;小兴安岭5种林型土壤呼吸时空变异[J];生态学报;2012年17期
2 涂利华;胡庭兴;黄立华;李仁洪;戴洪忠;雒守华;向元彬;;华西雨屏区苦竹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轶;邹莉;王义;;凉水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生理类群及分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孟春;王俭;狄海廷;;白桦和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节土壤CO_2排放通量及主要影响因素[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黄辉;杨玉盛;高人;杨智杰;魏国军;;杉木林与楠木林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及与土温变化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禄兴丽;Sikander Khan Tanveer;;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呼吸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5 高露双;王晓明;赵秀海;;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共存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6 陈骥;曹军骥;刘玉;张宝成;魏永林;马宗泰;朱宝文;;氮素添加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进展[J];草原与草坪;2013年06期
7 叶高;刘华;白志强;臧润国;张帆;方岳;韩燕梁;;喀纳斯自然保护区3种天然林分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8 向元彬;黄从德;胡庭兴;涂利华;李仁洪;颜震;普梅;;不同密度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氮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14年07期
9 沈晓坤;刘明惠;张燕X;张徐;傅华;;黄土高原围封与自然放牧草地碳交换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14年09期
10 李旭东;沈晓坤;张春平;傅华;;黄土高原农田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草业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涵茂;胡正华;杨燕萍;李岑子;;模拟氮沉降对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涂利华;胡庭兴;张健;何远洋;田祥宇;肖银龙;景建飞;;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慈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和根生物量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露双;长白山典型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白炜;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及其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3 鲁顺保;澳大利亚三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效碳和氮库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肖复明;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龚直文;长白山退化云冷杉林演替动态及恢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胡进耀;巴山水青冈(Fagus pashanica)原始林及天然次生林生态学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7 栾军伟;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呼吸时空变异及其调控机理[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8 雷海清;北亚热带毛竹材用林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9 刘曦;运用IBIS模型估测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的模拟[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郑威;施氮对樟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晖钧;四川三个典型地区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初步探讨[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2 由美娜;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树种木荷和香樟光合与土壤呼吸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3 王峰;不同施肥模式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4 戴洪忠;华西雨屏区撑绿杂交竹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呼吸特征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雒守华;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光皮桦林凋落物分解、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呼吸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6 高宪双;黑龙江省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美克热依·阿布力提甫;荒漠灌木林区植树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分析[D];新疆大学;2012年
8 唐晓鹿;鄂南幕阜山区不同经营措施毛竹林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9 安玉龙;短期施氮实验对长白山三种林型土壤碳氮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朱敏;氮沉降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洪升;刘华杰;王智平;徐明;韩兴国;李凌浩;;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2 武俊英;邓仕槐;郑仁宏;龙用波;周鹏;;雅安市区酸雨形成机理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陆彬;王淑华;毛子军;孙涛;贾桂梅;靳世波;孙鹏飞;程春香;;小兴安岭4种原始红松林群落类型生长季土壤呼吸特征[J];生态学报;2010年15期
4 宋学贵;胡庭兴;鲜骏仁;肖春莲;刘文婷;;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4期
5 陈宝玉;刘世荣;葛剑平;王辉;常建国;孙甜甜;马姜明;施恭f,
本文编号:1038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3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