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疫霉菌株交配型的检测及其检测方法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10-17 00:29
本文关键词:致病疫霉菌株交配型的检测及其检测方法的比较
【摘要】: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体,可导致马铃薯大面积减产。致病疫霉的有性生殖可以产生卵孢子,由于其抗逆性较强,利于致病疫霉渡过不利的生存环境,给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防治带来巨大的困难。致病疫霉的有性生殖属于异宗配合,即A1、A2交配型同时培养时才会产生卵孢子。因此,快速而有效地检测致病疫霉菌株的交配型将为致病疫霉有性生殖分子机理的研究及致病疫霉的防治奠定基础。通过直接配对法、纸盘法和分子标记法三种方法,对5株来源不同的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检测。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表明,菌株HQK8-3、2PO-D、USA1的交配型与ATCC标准菌株64093的交配型一致,为A1交配型,而菌株2PO82001、P7723的交配型与ATCC标准菌株32835的交配型一致,为A2交配型。说明三种方法均可有效鉴定致病疫霉交配型,但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验条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菌株交配型测定。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致病疫霉 直接配对法 纸盘法 分子标记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126,31260217)资助
【分类号】:S432.4
【正文快照】: (31060126,31260217)资助马铃薯(Solarium tuberosum L.)原产于南美洲,是世界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之一,我国除海南省外其余各省、市均有种植,据统计,目前我国马铃薯的栽培面积约为8 000万亩(1亩≈666.666 7 m2),占世界的1/4,总产量达7 800万t,占世界的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新;兰成忠;李本金;陈庆河;;福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2 蒋继志,赵丽坤,史娟,董金皋;几种真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1年02期
3 朱小琼;王英华;国立耘;;中国不同地区致病疫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英文)[J];植物病理学报;2006年03期
4 赵冬梅;徐进;杨志辉;朱杰华;朱丽丹;;致病疫霉坏死基因PcF/SCR.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06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鹤;杨志辉;赵冬梅;韩彦卿;朱杰华;;2009年中国部分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性及SSR基因型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本文编号:1045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4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