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绿肥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9:59

  本文关键词:不同绿肥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玉米秸秆 绿肥 腐解速率 养分释放


【摘要】:【目的】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如何处理大量的玉米秸秆成为玉米种植区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深入研究冬种绿肥对玉米秸秆腐解释放的影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尼龙网袋法,通过对红壤旱地空闲(YCK)及紫花苜蓿(YZ)、黑麦草(YH)、肥田萝卜(YL)绿肥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177 d的腐解量和养分释放的监测,分析玉米秸秆腐解速率及碳、氮、磷、钾的释放规律。【结果】四种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均呈现前期快后期慢的规律,7 d的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均达到最大。翻压177 d时,四种种植模式下(YCK、YZ、YH、YL)玉米秸秆累积腐解量分别为23.41、21.22、20.86和20.95 g,玉米秸秆碳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2.38、11.07、11.18、11.36 g,与YCK种植模式相比,YZ、YH、YL种植模式秸秆累积腐解量分别显著降低了9.3%、10.9%、10.5%,碳累积释放量则分别显著降低了10.6%、9.7%和8.3%;各处理氮累积释放量分别为479.46、513.04、442.58和530.20 mg,相比YCK种植模式,种植绿肥对玉米秸秆氮累积释放量的影响不显著,而YH种植模式较YZ和YL种植模式则显著降低了13.7%和16.5%。各处理磷累积释放量分别为58.10、57.91、58.47和59.47 mg,且YL种植模式较YCK种植模式显著提高了2.35%;翻压28 d时,各处理钾累积释放量为487.20、444.85、456.94和434.55 mg,分别占加入量的100.0%、91.3%、93.8%和89.2%,且三个种植模式均显著低于YCK种植模式,42 d时各处理的钾均全部释放。从玉米秸秆碳与氮、磷、钾比来看,翻压177 d时,与YCK种植模式相比,YZ和YL种植模式玉米秸秆碳氮比显著增加了102.8%、91.6%;YZ、YH、YL种植模式碳磷比分别显著增加了48.4%、72.4%、147.0%。翻压28 d时,YH种植模式玉米秸秆碳钾比较YL种植模式显著提高。【结论】玉米秸秆腐解及其养分释放速率均在翻压后第7天达到最大值,之后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减缓。与空闲相比,种植绿肥能显著减缓玉米秸秆腐化和秸秆中碳和钾的释放,而种植紫花苜蓿和肥田萝卜能促进玉米秸秆氮素释放,种植黑麦草则减缓了玉米秸秆氮素释放。种植肥田萝卜能显著促进玉米秸秆磷素释放。冬季种植肥田萝卜既对玉米秸秆还田后氮素释放有一定促进作用,又能增加红壤中磷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减缓玉米秸秆钾的释放,使钾释放更为长效,是一种土壤培肥和秸秆养分释放较好的绿肥种植模式。
【作者单位】: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玉米秸秆 绿肥 腐解速率 养分释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108)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3603120005)资助
【分类号】:S141.4;S55
【正文快照】: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国家粮食播种面积的33%[1],据统计我国2010年玉米秸秆产出量达2.21亿吨,约占我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的28.57%[2]。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相对较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总的玉米秸秆量约为1229.9万吨,约占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雅娇;朱新萍;杨宝和;K G 卡迪罗夫;贾宏涛;;土壤湿度和机械长度对棉花秸秆分解率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1期

2 赵娜;赵护兵;鱼昌为;曹群虎;李敏;曹卫东;高亚军;;旱地豆科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廖明莉;韩文斌;谢树果;曹卫东;耿明建;任胜茂;;四种豆科绿肥与小麦间作的效应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Nhu Trung Luc;Zengwen Liu;Yuanhao Bing;Xiaoxi Zhang;Thi Huong Nguyen;;The control of soil polarization in Populus simonii and Quercus liaotungensis forests by forage litter on the Loess Plateau,P. R. China[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5年03期

3 吕丽霞;廖超英;张立新;高梅;王维;王锴;赵永桂;张林森;李丙智;韩明玉;;渭北果园白三叶与黑麦草不同配比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J];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05期

4 刘佳;陈信友;张杰;徐昌旭;曹卫东;;绿肥作物二月兰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3年06期

5 崔志强;李宪利;崔天舒;;果园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2期

6 韩雅娇;朱新萍;杨宝和;马多;贾宏涛;;白腐真菌与嗜热性侧孢霉对棉秆的降解效果初探[J];中国棉花;2014年09期

7 马顺虎;马明呈;田丰;谭建萍;马辉;;青海柴达木地区毛苕子腐解对枸杞生长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邓小华;罗伟;周米良;田峰;张明发;江智敏;郑宏斌;张仲文;;绿肥在湘西烟田中的腐解和养分释放动态[J];烟草科技;201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宁;豆科绿肥—冬小麦轮作提高小麦产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效应与土壤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程国亭;苹果园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的降解与养分解放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谭建萍;柴达木地区枸杞施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D];青海大学;2013年

4 宋莉;油菜/紫云英间作效应及其秸秆腐解规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5 韩上;湖北省秭归地区橘园绿肥适宜品种筛选及其种植利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姚鹏伟;种植绿肥和施氮对旱地小麦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吕丽霞;渭北苹果园白三叶和黑麦草养分释放及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李燕青;耐盐绿肥筛选及棉田冬绿肥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常帅;山东典型烟区冬绿肥适宜品种比较与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矫丽娜;深层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秸杆腐解最佳条件的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3年01期

2 李春霞;陈阜;王俊忠;李友军;付国占;陈明灿;;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3 付丽波,王毅,瞿兴,左天龙,崔永和,耿明建,洪丽芳;秸秆和氮肥配合施用对高肥力植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关松;窦森;王玉珍;;培养条件下CO_2对施入玉米秸秆后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吴蔚东,黄春昌,刘仁林,徐琴珠,王景明,陈淑珍;江西省不同林型下枯枝落叶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动态[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6 徐谦;我国化肥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状况综述[J];农村生态环境;1996年02期

7 左玉萍,贾志宽;土壤含水量对秸秆分解的影响及动态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8 李军,王立祥;渭北旱塬夏闲地开发利用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9 贾宏涛;程路明;董巨河;雷海;丁英;贾登泉;赖波;;土壤条件对棉花秸秆分解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林开敏,洪伟,俞新妥,黄宝龙;杉木与伴生植物凋落物混合分解的相互作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伍军;;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的探讨[J];北京农业;2013年12期

2 谢睦森;我埸成为玉米千斤埸的技术经验[J];新疆农业科学;1959年04期

3 ;玉米扒土晒根[J];新农业;1972年08期

4 刘广福;易富民;;玉米隔行去蓼[J];新农业;1974年13期

5 孟若愚;论新疆要不要抓好玉米生产[J];新疆农业科技;1981年06期

6 孟庆连;;试论黑龙江省玉米持续高产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1年06期

7 刘泰;孙竦;;吕鸿宾谈种玉米的经验[J];中国农业科学;1951年11期

8 徐培桢;何荣蓉;;玉米主要害虫的防治对策及综防配套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1990年03期

9 蒙泽敏;玉米定向挂果有办法[J];北京农业;1998年07期

10 索飒;;全球化进程中的拉丁美洲传统作物(玉米篇)[J];绿叶;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殿鑫;;玉米种植与管理技术[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科技创新)[C];2014年

2 董永春;涂悦贤;王春林;林举宾;;广东冬种玉米气候适应性分析与区划[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荣树;;江油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探索[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丽丽;;《玉米成熟了》(拓印画)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 1课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5 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佟玉欣;;黑龙江省玉米平衡施肥与养分循环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郎芳;;玉米套种香菇技术及效益分析[A];辽宁省昆虫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翠娟;杨忠芳;;太原盆地玉米及对应根系土中有害元素含量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朝霞;高强;刘雅正;何春梅;张举仁;;玉米ZmPTF1基因克隆和过表达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郑国清;赵巧丽;乔淑;冯晓;;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吕娇;李淑敏;潘明阳;刘昕昕;;不同包膜控释氮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国闻 铁木 罗小军 刘宏基;走进玉米主产省———吉林[N];期货日报;2005年

2 祁建平 郑 磊;3000公斤假冒玉米种被查扣[N];中国质量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何叶;玉米取代石油的日子近了[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梁振君 卞王玉珏;订单玉米曾经难产[N];海南日报;2007年

5 曹爱敏 肖明磊;曹先启:玉米皮里谋致富[N];农民日报;2007年

6 ;今年玉米开秤价将上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7 记者 于宁 曹梦南;首届吉林玉米节鲜玉米开园[N];吉林日报;2010年

8 刘雪媛 刘军艳 李咏刚;二九一玉米芯经济本小利大[N];北大荒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吕龙平 通讯员 曹申义 戴晓青;原平:“懒汉玉米”富了勤快农民[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10 媒体人,,专栏作家 阿子;玉米这种粮食啊[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小金;西北旱区覆膜对农田雨水分布格局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2 宋有洪;玉米生长的生理生态功能与形态结构并行模拟模型[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李绍长;玉米不同基因型的磷效率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4 刘华琳;玉米对砷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红;分根盐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根系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6 孙建华;玉米施锌吸收积累及有效化调控机理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7 王红丽;旱地覆盖种植的水热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8 王晓娟;旱地有机培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徐稳定;超甜38玉米对镉的耐受机理及强化富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郑存德;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生长影响及高产农田土壤物理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继飞;菌肥对铅污染土壤中玉米生物效应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贺t

本文编号:1054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54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f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