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基改良剂对石灰性土壤复合体铅赋存形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8 17:35
本文关键词:褐煤基改良剂对石灰性土壤复合体铅赋存形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褐煤基改良剂 土壤修复 铅形态 胶散复合体 石灰性土壤
【摘要】:为了解褐煤基材料对土壤复合体铅形态的影响和污染退化修复机制,将褐煤以及褐煤基改性材料,混入铅污染的土壤中培养4个月,提取其中的土壤复合体,测定各组复合体中的各形态铅。结果表明:施用褐煤基有机材料后,水稳性复合体增加。1)6种铅化学形态在各复合体中分布状况不同。各改良剂处理的离子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铅在复合体中分布的大小顺序均为:G0G1G2,各处理从G0到G1,交换态铅质量分数下降了8.74%~32.22%,从G1到G2各处理下降了2.73%~26.74%;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残渣态铅分布顺序为:G0G1、G2。2)施用有机材料均引起了3组复合体中交换态铅质量分数的下降,各处理交换态铅质量分数平均下降了2.73%~32.22%;普遍提高了弱有机态和强有机态铅质量分数,弱有机态铅最高提高51.23%,强有机态铅最高提高67.65%,对残渣态铅没有显著影响。3)所有改性材料改性后均提高了G2组中的交换态铅,普遍降低强有机态铅质量分数,碳酸盐态铅质量分数未有显著变化。因此,施用褐煤基有机改良剂,促进了水稳性复合体的形成,降低了复合体中交换态铅质量分数,对土壤铅起到了钝化作用。褐煤有机材料对交换态和有机态铅影响较大,对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态和残渣态影响较小。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褐煤基改良剂 土壤修复 铅形态 胶散复合体 石灰性土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褐煤基改性材料转化石灰性土壤重金属形态的机理和其对重金属时空变异的影响”(41371311),“硫素对稻根表面铁锰胶膜形成及水稻吸收Cd和As有效性的影响”(41271471)
【分类号】:S156.2
【正文快照】: 项目名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褐煤基改性材料转化石灰性土壤重金属形态的机理和其对重金属时空变异的影响”(41371311),“硫素对稻根表面铁锰胶膜形成及水稻吸收Cd和As有效性的影响”(41271471)环境污染导致的土壤退化是目前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表现。重金属污染的所有修复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甘海华;范秀丹;;不同肥力红壤复合无定形氧化铁铝特征及其对磷的吸附(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本文编号:1056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5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