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特性与抗寒性关系
本文关键词:新疆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特性与抗寒性关系
【摘要】:本文以新疆棉铃虫的幼虫和滞育蛹为材料,分析滞育诱导因素对棉铃虫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影响;测定棉铃虫不同地理区域种群抗寒性机理,并比较棉铃虫不同地理区域种群滞育特性和抗寒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新疆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因素测定,光周期和温度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存在一定的影响,并且两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蛹在20℃下,光周期为LD10:14 h的喀什、阿克苏、吐鲁番、哈密、鄯善等种群,以及光周期为LD11:13 h的昌吉、博乐及伊犁等种群的滞育率达到95%。LD14:10 h及其以上的光照下,新疆各地区棉铃虫种群的滞育率很低。在LD8:16 h的短日照下,除了喀什地区的滞育率97.6%以外,其它地区的棉铃虫均达到100%的滞育率。新疆不同地理区域棉铃虫不同种群的临界光周期分别有3个不同的滞育诱导特性。喀什和阿克苏种群的临界光周期为LD11:13 h;吐鲁番、哈密、鄯善种群的临界光周期为LD12:12 h;昌吉、博乐、伊犁等地区棉铃虫的临界光周期为LD13:11 h。2.利用Logger220过冷却仪测定新疆棉铃虫种群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北疆三个地区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蛹,设置在-15℃和-20℃的室内条件下,50%个体致死所需的时间(LT50)分别为13 d、0.4 d;此外,根据测定新疆棉铃虫种群滞育蛹的含糖量,喀什、阿克苏、鄯善、吐鲁番、哈密、昌吉、博乐及伊犁等种群蛹期血淋巴中雌虫的含糖量达到为2.72 mg/100 mg~3.1 mg/100 mg之间,雄虫的含糖量达到3.12 mg/100 mg~3.56 mg/100mg之间。3.根据新疆棉铃虫种群的滞育诱导因素测定和抗寒性分析,从总体上看,光周期和温度两种因素对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幼虫历期和滞育蛹的影响很明显,并且两者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是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过冷缺点的测定,北疆三个地区的低温生存能力,以及滞育蛹血淋巴中含糖量测定结果等方面几乎没有差异。由此可见新疆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特性上有一定的差异,但耐寒性方面几乎没有差异。
【关键词】:棉铃虫 温度 光周期 不同地理种群 抗寒性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4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7
-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8
- 1.2 棉铃虫生物学概况8-9
- 1.3 温度和光周期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9-12
- 1.4 棉铃虫种群的抗寒能力研究12-15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7
- 第二章 新疆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因素的测定17-27
- 2.1 材料与方法17-22
- 2.2 结果与分析22-25
- 2.3 讨论25-26
- 2.4 结论26-27
- 第3章 新疆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抗寒性测定27-35
- 3.1 材料与方法27-29
- 3.2 结果与分析29-33
- 3.3 讨论33-34
- 3.4 结论34-35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35-39
- 4.1 主要结论35-37
- 4.2 主要讨论37-39
- 参考文献39-46
- 致谢46-47
- 作者简历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万顺;陈斌;何正波;;葱蝇非滞育、冬滞育和夏滞育蛹发育和形态特征比较[J];昆虫学报;2012年07期
2 蒋猷龙;;桑蚕卵滞育机理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1980年03期
3 吴敦肃 ,王高顺;桑蚕卵的滞育[J];广西蚕业通讯;1982年02期
4 苏树鑫;滕国良;伍锡生;;家蚕越年蚕卵冬季解除滞育的调查[J];江苏蚕业;1982年03期
5 岛田顺;沈卫德;;家蚕咽侧体在诱导卵滞育中的作用[J];国外农学-蚕业;1986年04期
6 沈荣武;薛芳森;;二化螟滞育发生的特点及其与化性的关系[J];江西植保;1987年02期
7 李亚新,张乃鑫;伪钝绥螨滞育的研究[J];植物保护;1990年05期
8 Eiichi Kuwano;承宪成;;用几种咪唑解除天蚕卵的滞育[J];国外农学-蚕业;1992年04期
9 蒋满贵;家蚕卵酯酶A与滞育性关系研究进展[J];广西蚕业;2000年02期
10 黄君霆;家蚕滞育分子机制的研究[J];蚕业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少虹;江幸福;罗礼智;;昆虫滞育发生与调控的生理生态机制[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肖海军;何海敏;朱杏芬;薛芳森;;低温和光周期对黑纹粉蝶滞育解除的影响[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秉,
本文编号:1060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6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