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微生物絮凝剂重金属吸附特性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沼液微生物絮凝剂重金属吸附特性的研究
【摘要】:文章以牛粪为底物的中温厌氧发酵沼液作为产絮基质,利用产絮菌F~+制备的生物絮凝剂絮凝率为83.8%,产量2.36 g·L~(-1)。着重考察了沼液生物絮凝剂投加量、pH值、吸附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子对人工模拟电镀废水Cr~(6+),Cu~(2+),Zn~(2+),Ni~(2+)的吸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生物絮凝剂对金属离子的去除率(η)随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单位絮凝剂吸附量(qe)降低,确定适宜的沼液絮凝剂投加量为20 m L人工模拟电镀废水投加3 m L;当溶液pH值为6时,Cu~(2+),Zn~(2+)与Ni~(2+)的η较为理想,可达到84.3%,89.7%和63.2%;沼液絮凝剂对Cr~(6+)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最长为40 min,而反应温度高于40℃时沼液絮凝剂吸附中心活性显著下降,最终确定适宜的吸附反应时间应控制在40 min,反应温度控制在25℃~30℃进行最佳。
【作者单位】: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沼液 微生物絮凝剂 产絮菌 重金属 吸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41808)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501124)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研究项目(L2014236)
【分类号】:X713;S216.4
【正文快照】: 利用有机废物为发酵底物,进行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技术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与推广,为工、农业生产供应了大量清洁能源[1]。目前,德国是沼气能源应用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已有超过6000座沼气工程,但每年也会产生巨量的沼渣、沼液,例如装机发电容量2300 MW的沼气工程年产沼液超过29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存,张忠智,王洪君,李术元;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杨延梅,周富春;微生物絮凝剂——絮凝剂发展的新方向[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马放,李淑更,金文标,杨基先;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2年01期
4 张志强,余莹,林波;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J];江西科学;2003年02期
5 汪德生,张洪林,蒋林时,邱峰;微生物絮凝剂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工业水处理;2004年09期
6 李剑,王曙光,高宝玉,岳钦艳,冯贵颖;利用乳品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研究[J];环境工程;2004年06期
7 白京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及应用[J];天津化工;2005年03期
8 张一卉,朱迟,梁慧芳,杨劭;微生物絮凝剂概况及发展前景[J];生命科学研究;2005年S1期
9 石春芳;;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应用前景[J];科技资讯;2006年33期
10 石春芳;;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应用前景[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曙光;高宝玉;岳钦艳;李剑;冯贵颖;;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邓述波;胡筱敏;罗茜;邵佳麟;;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四期)[C];1998年
3 黄丽芳;徐竟成;;环境友好型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与应用进展[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邓长江;相茂功;朱希强;郭学平;凌沛学;;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的应用进展[A];2008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陈磊;戚霁;孙光逊;刘荣琴;;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本兰;;新一代高效无毒水处理剂-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应用前景[A];水处理药剂研究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7 白京生;王兰;;微生物絮凝剂连续化生产及其稳定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宫小燕;栾兆坤;;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研究[A];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第五届微生物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高杰;包华影;苏永杰;;微生物絮凝剂/γ辐射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初探[A];第6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向蓉;张艳君;戴晓晴;王春晖;;剩余污泥中微生物絮凝剂的复合提取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洁;蛋白型微生物絮凝剂对卡马西平的去除效能和机制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婷婷;无机组合—微生物絮凝剂联用对矿坑涌水中低浓度铅的去除[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美娟;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合成条件及应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3 李凤达;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D];东北大学;2014年
4 吴焕利;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蒋玮;产高效微生物絮凝剂固氮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6 刘敏;酵母基微生物絮凝剂性能及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姜琳琳;利用污泥残渣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yN;微生物絮凝剂结构—性能关系分析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姚利;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魏晓金;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69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6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