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中酸杆菌门多样性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森林土壤中酸杆菌门多样性研究进展
【摘要】: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基于分子生态学研究划分的新细菌类群,是最主要的土壤微生物类群之一。它在土壤中广泛分布,所以人们推测它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特定的驱动作用及生态功能。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关于Acidobacteria多样性的研究进展以及环境因子(海拔、土壤p H值以及土壤中的C和N含量)变化对其多样性的影响,并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对酸杆菌门的作用进行推测;分析了Acidobacteria目前研究状况的缺失与不足;建议在未来研究工作应针对优势菌群展开,并且侧重于构建不同环境下酸杆菌门的分离培养体系,以期为该菌门的生态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酸杆菌门 多样性 森林土壤 环境因子
【基金】: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杉木速生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2016YFD0600302)
【分类号】:S714.3
【正文快照】: 森林土壤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林木生物积累所需的水分及养分大部分依赖于森林土壤的补给[1]。而在森林土壤中,微生物是森林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指标[2]。目前针对各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研究较多,而针对物质转化过程中的特殊菌群、功能菌群及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香;田宝玉;吕睿瑞;林伟铃;徐燕;黄钦耿;黄建忠;;西双版纳地区热带雨林土壤酸杆菌(Acidobacteria)群体结构和多样性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01期
2 姜巨全;刘贺男;肖鸿禹;付晓薇;朱光宇;;产甲酸草酸杆菌细胞数群体感应系统基因hdtS克隆和功能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3 赖德辉;李逊;雷鸣;曾国华;袁坚;吴文起;何永忠;何朝晖;;克隆与表达产甲酸草酸杆菌代谢基因Frc及临床意义[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年03期
4 王端好;;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特性及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10期
5 叶晴,尹光琳;氧化葡萄糖酸杆菌SCB329的培养及保存[J];工业微生物;2001年01期
6 冯树,孙传宝,张忠泽,朱可丽,张海宏,高永涛;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巨大芽孢杆菌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1998年01期
7 袁铁铮,姚斌,罗会颖,王亚茹,伍宁丰,范云六;来源于酸热脂环酸杆菌的嗜酸性α-淀粉酶的表达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8 张宇霞;李儒;吴润;;产甲酸草酸杆菌oxc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结构预测[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肖苏珂;杨雪鹏;魏东芝;林金萍;;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启动子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年09期
10 褚西宁;戴秀玉;陆德如;;质粒pULB113(RP4::Mini-Mu)引起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染色体转移[J];微生物学报;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德苏;;中草药治疗异椽酸杆菌点滴体会[A];全国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年
2 李刚山;朱妹援;范泉水;邱薇;吴智深;龙沛然;周卫国;;费劳地拘楞酸杆菌所致腹泻病原学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杨欢;陈志强;叶章群;王博涵;爱丽娅;姚炜敏;郭小林;夏丁;余哠;刘冠林;姚林方;孔德波;;产甲酸草酸杆菌中草酸分解酶相关基因OXC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真核细胞转染[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殷波;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中关键氧化还原酶的结构解析及底物与辅酶选择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2 魏国栋;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高密度培养及生物催化合成羟基酸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孔德波;中国人肠道产甲酸草酸杆菌甲酰辅酶A转移酶和草酰辅酶A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珊;氧化葡萄糖酸杆菌PTS组分蛋白EI与组氨酸激酶应答调节子杂合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2 祝坤;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对葡萄糖利用的代谢改造及催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敏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D-木糖代谢途经的遗传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赖德辉;转化产甲酸草酸杆菌Frc基因于大肠杆菌及其表达的实验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5 吴欣森;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构建[D];天津大学;2012年
6 张宇霞;产甲酸草酸杆菌oxc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其核心区的原核表达[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7 张萍;氧化葡萄糖酸杆菌621H中PTS系统的功能解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8 肖鸿禹;产甲酸草酸杆菌细胞数群体感应系统hdtS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9 王存勋;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固定化及其活性评价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10 秦芹;生黑葡萄糖酸杆菌转化高浓度山梨醇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87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8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