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种养结合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及有效碳氮库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冬季种养结合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及有效碳氮库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冬闲稻田养鸡 绿肥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有机碳氮
【摘要】:以双季稻冬闲田种植绿肥与养鸡结合的新型种养制度为平台,通过冬季绿肥和鸡粪还田,减少水稻生育期化肥用量,探讨"冬季绿肥-双季稻"轮作种植制度和"冬季种养结合-双季稻"种养制度下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试验包括5个处理,分别为冬闲(F)、冬季种植黑麦草(R)、冬季种植紫云英(M)、冬季种植黑麦草与养鸡结合(RC)以及冬季种植紫云英与养鸡结合(MC)。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的动态过程中,微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高低总体趋势表现为绿肥养鸡绿肥冬闲,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种养结合-双季稻"种养制度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各处理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在3月24日达到最大值,RC、MC、R和M处理微生物量碳最大值分别为492.22,464.91,432.34和435.48mg/kg;微生物量氮的最大值分别为118.20,101.03,70.13和85.46mg/kg;可溶性有机氮的最大值分别为1001.47,926.21,832.80和870.75mg/kg;可溶性有机碳在早稻苗期达到最大值,RC、MC、R和M最大值分别为278.95,266.40,246.13和249.84mg/kg。微生物量碳含量的高峰在早稻移栽初期、晚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微生物量氮的高峰出现在早稻分蘖期、齐穗灌浆期和晚稻孕穗期,可溶性有机碳在稻田养鸡及成鸡出栏后较高。与冬闲田种植绿肥和休闲相比,冬闲稻田种植绿肥结合养鸡对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的贡献更大,并显著提高土壤的可溶性有机碳氮,间接反映了种养制度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氮的矿化速率和土壤的活性有机碳氮以及满足水稻生长期间自身养分需求。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冬闲稻田养鸡 绿肥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有机碳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38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3432011000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2115)资助
【分类号】:S154.3;S153.6
【正文快照】: izer during the rice growing period.Five winter treatments were included:fallow(F),planting ryegrass(R),planting milk vetch(M),planting ryegrass and rearing chickens(RC),planting milk vetch and rearing chick-ens(MC).In general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种养结合 循环利用[J];今日科技;1984年09期
2 村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果园立体化生产[J];科普天地(资讯版);2010年04期
3 李璐;文勇立;刘鲁蜀;陈世忠;张显成;王洪志;扬克美;马力;朱洪英;;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下不同养殖场土壤常微量元素含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沈亚强;姚祥坦;张红梅;王润屹;徐素琴;程旺大;;浙江北部低洼田湿地农业种养结合模式的环境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3期
5 侯光炯;;种养结合培肥地力——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的变革[J];世界研究与发展;1993年05期
6 刘洪杰;岳珊;;“四字经”赢来十颗星[J];科技致富向导;2004年05期
7 泽让东科;文勇立;王永;陈世忠;刘鲁蜀;张显成;扬克美;马力;杨玲;;ICP-OES法测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下土壤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传杰;李影;王莉;杨哲林;;淮北地区农田围网规模化生态养鸡及种养结合技术初探[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方永飞;;种养结合 规模经营 推进城郊型羊产业可持续发展[A];《2009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3 黄亮;;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志丽 通讯员 郭爱萍 白卫平 刘雅明;种养结合开启山村致富路[N];晋中日报;2014年
2 记者 丁燕 通讯员 李海江;库伦旗2万农户种养结合奔小康[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3 通讯员 王煊;阜康定居牧民种养结合收入提高[N];昌吉日报;2008年
4 李海江;库伦2万农户种养结合致富[N];通辽日报;2008年
5 张振武;种养结合利于构建循环农业[N];农民日报;2008年
6 张振武;推行种养结合 构建循环农业[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7 林刚 马慧燕;种养结合新农民 致富路上带乡亲[N];通辽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薄小波;“种养结合”巧解“地力衰退”[N];文汇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顾彬;种养结合奔富路[N];昌吉日报(汉);2012年
10 杜振武;种养结合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种好模式[N];河南科技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鹏飞;基于畜禽粪便不同处理方式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田伟龙;种养结合梨园果实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8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8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