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凤丹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从药用植物凤丹根部分离、纯化内生菌,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研究分离得到内生菌129株,其中内生真菌4属、6种、58株,优势属为镰刀菌属Fusarium;内生细菌3属、9种、71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属。Pseudomonas chlororaphis,F.nematophilum,Bacillus megaterium内生菌发酵液各自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枯草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5.0,20.2,24.0 mm,F.nematophilum对青霉、黑线炭疽菌的抑菌率分别到达了90.6%,83.3%,P.chlororaphis对西瓜枯萎病原菌以及毛霉的抑制效果好,抑菌率分别为80.0%,84.9%。凤丹内生菌组成丰富,P.chlororaphis和F.nematophilum是具有较好的杀菌剂出发菌种。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资源研究所安徽省中药日化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凤丹 内生菌 分离 鉴定 抑菌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491)
【分类号】:S567.15;S182
【正文快照】: 内生菌(endophyte)广泛存在于植物各器官、组织的细胞内及细胞间隙,具有丰富的宿主植物种类多样性、在宿主植物组织中分布多样性以及功能多样性的特点,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很多[1-6],但未见道地药材基原凤丹的内生菌研究报道。鉴于植物内生菌种类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植物本身的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方正;唐亮;赵建文;王文娟;赵宏坤;;一株高效秸秆纤维素降解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贾玉;郑翠梅;张广民;陈秀亭;温亮;田福海;杨永花;;山东省主产烟区烟草炭疽病菌的鉴定与分子检测[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3 胡滨,刘敏,邵伟;铝合金的微生物腐蚀及预防措施[J];安徽化工;2001年04期
4 张继民;灰葡萄孢生理与形态特征[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刘兴元;;高羊茅锈病防治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6期
6 毛晓英;吴庆智;刘晓航;蔡锐;吴孝军;黄娜娜;;新疆哈密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7 肖前青;刁治民;张程;徐广;王坚;曾智科;;镰刀菌及其毒素[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8 杨金红;;我国冷季性草坪草锈病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3期
9 栗进才;牛倩;卜令雷;;安徽桑椹常见菌核病的调查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10 游玲;王涛;王松;杜江;;两株油樟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与降解纤维素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忠;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鄢小宁;利用黄瓜幼苗内生真菌种子处理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台莲梅;马铃薯早疫病菌多样性和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机制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1年
4 禹利君;皱边石杉种质资源SSR多态性分析、PS-ID验证与其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李春荣;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效应及生物修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潘欣;巨桉林下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外生菌根真菌的接种效应[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张俊忠;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蕾;灰葡萄孢菌菌株CanBc-1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力衰退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何苏琴;甘肃的虫草及其相关真菌的多样性[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10 郑果;大麦条纹病病原菌及防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慧磊;产聚半乳糖醛酸酶菌株的筛选、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智;梨抗黑星病类似基因Hcrp和启动子克隆与类受体蛋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姚英政;霉豆渣粑发酵过程中营养及风味成分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潘海波;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高活性纤维素酶基因工程菌[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艳华;半夏软腐病根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鉴定[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孔凡敏;产油脂酵母菌株的选育[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秦坤;氯氰菊酯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淑燕;扁桃流胶病愈合剂的研制及其对抗性生化指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陈曦;东北地区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国政;甘肃牧区产脂肪酶微生物的筛选、培养条件和酶学性质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科;刘欣;聂刘旺;覃逸明;李小三;;凤丹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1年02期
2 覃逸明;聂刘旺;黄雨清;王千;刘欣;周科;;凤丹(Paeonia ostii T.)自毒物质的检测及其作用机制[J];生态学报;2009年03期
3 张改娜;张利娟;崔碧霄;孔祥生;;‘凤丹白’牡丹不定芽的诱导和生根研究[J];生物学通报;2012年04期
4 杨青山;周建理;;四大皖药之凤丹[J];生命世界;2013年01期
5 周燕;张桂花;徐迎春;程家高;陈亚华;李雪;;铜对凤丹生长、生理及体内矿质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1年03期
6 郑相穆,周阮宝,谷丽萍,茆敦俊,周嘉槐;凤丹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年04期
7 张余田;李中岳;;丹皮栽培与加工[J];适用技术之窗;1997年05期
8 钱明月;李梅青;吴悠;孙强;;凤丹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GC-MS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年03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p,
本文编号:1091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9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