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种养废弃物还田对复垦宅基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5 04:10

  本文关键词:不同种养废弃物还田对复垦宅基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种养废弃物 复垦宅基地 酶活性 微生物数量


【摘要】:以成都平原复垦宅基地土壤为对象,研究3类种养废弃物(秸秆、猪粪和菌渣)与化肥配施下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3类"种养废弃物+化肥"配施相比空白(CK)和常规施肥(CF)方式,均能显著提高复垦宅基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2)小麦成熟期,0—20,20—40cm土层土壤微生物总数分别在猪粪还田(MCF)和菌渣还田(FCF)下达到最大值26.89×10~6 cfu/g和17.82×10~6 cfu/g。MCF和FCF处理下3种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都显著高于SCF处理,但MCF和FCF处理之间基本无显著差异。(3)归一化的土壤酶活性值除在0—20cm土层MCF处理达到最高值0.140外,其余均在FCF处理下达到最大。在小麦成熟期,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基本呈现出FCFSCFMCF的规律(除0—20cm土层土壤脲酶)。(4)5种处理下的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土壤有机碳及全氮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相关。(5)0—20cm土层种养废弃物配施处理下微生物数量、脲酶及蔗糖酶活性在小麦生育期内呈倒"U"型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40cm土层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大致呈递增趋势。(6)综合分析表明,"菌渣+化肥"配施处理(FCF)为成都平原复垦宅基地土壤培肥较适宜方式。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种养废弃物 复垦宅基地 酶活性 微生物数量
【基金】: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研计划项目(KJ-2015-11)
【分类号】:S154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原有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潜力大,对其复垦培肥能补充耕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人地矛盾[1]。复垦宅基地土壤由于物理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丧失耕地土壤的功能和特性,养分状况差,土壤生物活性低[2],需要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跃军,钟章成,刘济明,刘锦春,金静,李青雨;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6期

2 张小磊;安春华;马建华;符燕;;长期施肥对城市边缘区不同作物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7年04期

3 王灿;王德建;孙瑞娟;林静慧;;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素的相关性[J];生态环境;2008年02期

4 聂大刚;王亮;尹澄清;王为东;;白洋淀湿地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与污染物关系研究[J];湿地科学;2008年02期

5 高秀君;张仁陟;杨招弟;;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酶活性动态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年05期

6 佘雕;吴发启;宋娟丽;包耀贤;张志强;;柠条林地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2期

7 张世远;李光德;钟世霞;林立;周楠楠;袁宇飞;;铜和铬复合胁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张_";;大棚蔬菜连作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16期

9 刘美英;高永;李强;汪季;龚萍;;神东矿区复垦地土壤酶活性变化和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10 马艳丽;王鹏;;连作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学;郭建芳;褚淑贞;张乃明;谢春琼;;云南省设施土壤酶活性研究[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妥德宝;任龙梅;范俭;;不同培肥措施对旱薄地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1997年

3 孙辉;唐亚;罗英;祝其丽;;珠穆朗玛峰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酶活性研究初报[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叶美凤;覃勇荣;黄振球;刘旭辉;;不同植被对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5 管冠;涂书新;杨俊诚;张建锋;杨利;;稻麦轮作不同施磷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闫晗;吴祥云;黄静;;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章俊霞;刘苑秋;吴春生;;退化红壤区重建森林凋落叶下土壤酶活性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伟;潘丹丹;艾应伟;张志卿;郭培俊;;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晓敏;余林;牛德奎;胡冬南;黄义松;彭宝珠;;平衡施肥油茶林土壤酶活性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10 王兵;刘国彬;薛,

本文编号:1091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91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b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