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口湿地土壤磷形态及释放风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1 13:22

  本文关键词: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口湿地土壤磷形态及释放风险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磷形态 释放风险 互花米草入侵 土壤 闽江口


【摘要】:选取闽江河口鳝鱼滩裸滩湿地和互花米草入侵裸滩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磷形态以及吸附特性,探讨互花米草入侵下裸滩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吸附特性及其潜在释放风险的变化。结果表明:无机磷(IP)是2种湿地类型土壤磷的主要形态,分别占裸滩和互花米草湿地土壤总磷(TP)含量的61.40%和61.01%;互花米草入侵裸滩湿地后,土壤中总磷、无机磷、铁铝磷(Fe/A1-P)和钙磷(Ca-P)含量总体上显著增加,其增加比例分别为12.58%,9.49%,11.11%和5.32%,而有机磷(Org P)含量无显著变化;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无定形态铁(Feox)、铝(Alox)、磷(Pox)、吸附指数(PSI)和吸附饱和度(DPS)影响不一致,其中Feox和DPS总体上变化不明显,Alox有所降低,而Pox和PSI显著增加;裸滩湿地土壤磷潜在释放风险指数(ERI)为12.69,属于中度风险,而互花米草入侵后,土壤ERI降为9.98,表现为较低风险,说明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磷潜在释放风险具有一定削弱作用。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磷形态 释放风险 互花米草入侵 土壤 闽江口
【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1210067)
【分类号】:S45;S153
【正文快照】: 磷(P)是湿地生态系统过程的一个重要元素,常被看做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限制性元素[1],对植物P营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过量的P又是潜在的污染源之一。随着外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滨海湿地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成为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磷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河口湿地P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昆;;互花米草[J];湖南农业;2006年12期

2 谭芳林;;机械法治理互花米草效果及其对滩涂土壤性状影响研究[J];湿地科学;2008年04期

3 郭乾友;;滩涂互花米草除治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年02期

4 何真真;柴民伟;魏远;刘立民;石福臣;;氯化钙对互花米草镉积累及胁迫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3年06期

5 ;台山县海涂引种互花米草成功[J];农业区划;1986年05期

6 曹洪麟,陈树培,丘向宇;发展互花米草开发华南热带海滩[J];热带地理;1997年01期

7 刘夏;芒果;;暴走的草 互花米草圈地崇明岛[J];新知客;2009年09期

8 刘建,庄志鸿,蔡宣梅;互花米草人工败育技术[J];植物保护;2005年01期

9 肖强,郑海雷,叶文景,陈瑶,朱珠;水淹对互花米草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5年09期

10 沈永明;张忍顺;杨劲松;冯年华;周勤;刘咏梅;陈子玉;;江苏沿海滩涂互花米草及坝田工程促淤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雄邦;田广红;廖宝文;彭少麟;陈沐荣;;运用植物更替措施控制互花米草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杨翼;彭容豪;齐飞;林光辉;;互花米草对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沉积物无机氮库的影响研究[A];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江锦祥;李荣冠;林俊辉;林光辉;郑成兴;王建军;林和山;黄雅琴;王新丽;;红树林湿地互花米草防控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初步研究[A];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黄华梅;张利权;;上海九段沙互花米草种群动态遥感分析[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钦佩;;控制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生态工程模式[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袁琳;张利权;肖德荣;张杰;王睿照;袁连奇;古志钦;陈曦;周香香;平原;祝振昌;;刈割与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控制互花米草的示范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葛宝明;鲍毅新;程宏毅;胡知渊;张代臻;;滩涂互花米草不同入侵阶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黄冠闽;袁霞;张宜辉;;漳江口红树林区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沿江分布格局和生长特性[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袁霞;黄冠闽;张宜辉;陈鹭真;王文卿;;互花米草和秋茄在潮汐水淹胁迫下光合响应机制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王东辉;张利权;管玉娟;;互花米草种群扩散动态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江 张锡贤 张国光;互花米草危害加剧 莱州急需防治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5年

2 记者 董立万邋通讯员 杨瑛;互花米草生死去留再起争议[N];中国海洋报;2008年

3 徐瑞哲;“互花米草”或能造纸发电[N];解放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秋蓉;外籍互花米草并非“入侵物种”[N];中国海洋报;2009年

5 夏勇;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有望化害为利[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6 杨小英;互花米草疯长侵袭海滩[N];北海日报;2011年

7 冯桦;疯长互花米草侵占闽江口湿地[N];福州日报;2007年

8 记者 刘們;互花米草并非生物多样性的“克星”[N];上海科技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周飞;疯长的小草[N];广东科技报;2011年

10 周华;北部湾面临互花米草泛滥[N];中国渔业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互花米草入侵盐沼中芦苇顶枯病的发生机制及生态后果[D];复旦大学;2013年

2 肖德荣;长江河口盐沼湿地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扩散方式与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晓燕;互花米草基因型多样性对入侵能力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彭容豪;互花米草对河口盐沼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李贺鹏;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控制的生态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袁月;崇明东滩湿地芦苇与互花米草种群间关系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唐龙;刈割、淹水及芦苇替代综合控制互花米草的生态学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冯建祥;互花米草入侵和利用本土红树植物防控情境下红树林湿地食物网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9 王卿;长江口盐沼植物群落分布动态及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王聪;海滨湿地互花米草沼泽景观演变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贻卿;刈割对互花米草的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冬秀;崇明东滩互花米草入侵对碳—硫循环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3 齐西同;九段沙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自毒作用的初步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4 张启明;长江口南汇东滩优势种植被的光谱和理化参数信息提取与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邱亚会;浙江沿诲滩涂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miflora)时空动态预测及生物量估测模型构建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段琳琳;互花米草与两种本地红树植物竞争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段博文;红树植物秋茄治理互花米草的生态效应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8 李润祥;白脊管藤壶在如东互花米草盐沼的附着特征及其沉积效应[D];南京大学;2014年

9 姜路壹;互花米草SaSTT3A和SaSTT3B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10 曹晓莉;互花米草入侵对我国滨海湿地底栖线虫群落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27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27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