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被覆盖对养分迁移机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3 19:33
本文关键词:草被覆盖对养分迁移机制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草被覆盖对养分流失机制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在30mm/h雨强下,对不同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种(紫花苜蓿、狗尾草)、4种植株密度(0,80,120,160株/m~2)、2种处理方式(保留整株植物、仅保留地下部分)下养分随泥沙和径流的流失浓度与流失总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被覆盖能有效控制坡面侵蚀,其中紫花苜蓿和狗尾草植株控制土壤侵蚀作用与地下部分关系密切,地上部分作用不明显。裸坡养分随泥沙的流失量是有植被坡面的1.49~5.90倍(全氮),1.24~8.61倍(全磷),1.17~1.82倍(速效钾),但两者的流失浓度差异不显著,表明草被控制养分随泥沙流失作用主要来源于控制侵蚀量,其中狗尾草地下部分减少养分随泥沙流失的作用强于紫花苜蓿地下部分,紫花苜蓿地上部分减少养分流失的作用强于狗尾草地上部分;同时随植株密度增加,草被地下部分减少养分随泥沙流失的作用逐步增强。草被覆盖能有效减少坡面养分随径流流失,地下部分坡面与全株坡面的全氮流失量比值为1.02~1.05(狗尾草),1.10~1.14(紫花苜蓿),表明草被控制养分随径流流失作用主要来源于地下部分,其中狗尾草地下部分作用较紫花苜蓿明显;同时随植株密度增加,地下生物量控制全氮和全磷养分随径流流失的作用逐步强化,但地下部分控制速效钾流失作用的权重没有明显的定向变化。径流养分浓度动态变化前期不断下降,后期趋于稳定,其中幂函数对养分浓度动态变化的拟合效果最佳;同时全氮和全磷动态变化与植株状况关系密切,而全磷对植株完整状况变化响应不明显。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209)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YETP0750)
【分类号】:S157
【正文快照】: 土壤溶解态和吸附态养分是非点源污染的重要物质来源,土壤氮磷钾随侵蚀泥沙和径流向受纳水体迁移也是养分损失的重要因素[1],因此,研究坡面养分迁移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是华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和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动力因素[2]。土壤养分迁移主要包括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生产 市场 经济分析[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1137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3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