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绿洲区不同种植年限人工梭梭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本文关键词:荒漠绿洲区不同种植年限人工梭梭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人工梭梭林 林龄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荒漠-绿洲区
【摘要】:为阐明梭梭建立对林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分析了2、5、9、13、16、31、39a荒漠绿洲区梭梭林灌丛下和流沙区(0a)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碳酸钙(CaCO_3)、速效磷(Available 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SOC和TN在9a后出现显著的成层化分布,而TP的这一特征相对滞后;不同土壤深度SOC、TN均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TP未表现出明显变化。2)C∶P和N∶P在9a后表现出明显的成层化分布且不同土层C∶P和N∶P随林龄增加显著增加,而C∶N保持相对稳定。3)较低含量的Available P在2a后即表现出0—5 cm含量大于5—20 cm且表层Available P和CaCO3随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Ca CO3∶Available P在不同林龄间并未发生显著变化。4)随林龄增加,土壤表层风蚀可蚀性极显著降低且与土壤表层养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梭梭的建立提高了土壤SOC和TN含量且随林龄增加变化更显著,而变化较小的C∶N说明土壤氮的形成需要固定比例的碳。变化幅度较小的TP说明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的磷素受时间作用的限制,而较低含量的Available P和变化幅度较小的CaCO_3∶Available P则表明梭梭的生长受P的限制且有限的Available P易被CaCO_3固定。另外,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风蚀可蚀性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梭梭的建立改善了土壤质地,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这对荒漠绿洲区土壤恢复和植被建设有极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337)
【分类号】:S714.2
【正文快照】: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suyzh@lzb.ac.cn生态化学计量学作为近年来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是分析多重化学元素(尤其是碳(C)、氮(N)、磷(P))平衡关系及其生态系统交互影响的理论依据[1-3]。目前,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植物叶片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丕振;;人工梭梭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收益[J];干旱区研究;1987年04期
2 王继和,马全林;民勤绿洲人工梭梭林退化现状、特征与恢复对策[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12期
3 刘家琼,黄子琛,鲁作民,丁声怀,王继和;对甘肃民勤人工梭梭林衰亡原因的几点意见[J];中国沙漠;1982年02期
4 张鸿铎;准噶尔盆地梭梭林型及其特点[J];中国沙漠;1990年01期
5 杨文斌;;风成沙丘上梭梭林衰亡的水分特性研究[J];干旱区研究;1991年01期
6 马全林,王继和,刘虎俊,詹科杰;机械沙障在退化人工梭梭林恢复中的应用[J];干旱区研究;2005年04期
7 刘乃君;;人工梭梭林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年06期
8 郝俊,高建国,牛春花,宋钢,特木钦;荒漠梭梭林鼠害防治试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9 张景波;王葆芳;郝玉光;刘芳;任昱;;我国梭梭林地理分布和适应环境及种源变异[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10 杜凤梅,李君,高军;乌拉特后旗努登梭梭林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及经营管理建议[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建森;邹佳辉;张玉良;;甘肃马鬃山地区梭梭林分布特征及植被恢复技术初探[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亚飞;;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梭梭林变化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董劭 赵戈;新疆甘家湖:世界最大白梭梭林危在旦夕[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记者 刘宏章;阿盟着手保护世界最大的野生梭梭林[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李荔;人为破坏使甘肃梭梭林告急[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新疆博乐市 胡维斌;世界最大的白梭梭林遭劫难[N];工人日报;2000年
5 包秀文邋张文;内蒙古阿拉善发现现存最大野生梭梭林[N];西部时报;2008年
6 曹立斌 杨建华 本报记者 闫立功;牧民再也不砍梭梭林[N];边防警察报;2008年
7 杨建军;科技人员对我市仅有的天然野生梭梭林进行科学考察[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8 武志刚;60亿亩梭梭林抑制气候变暖[N];兵团日报(汉);2007年
9 钱荣;“沙漠姑娘”绿染柴达木[N];西藏日报;2002年
10 武志刚 代碧荣;梭梭林遭受鼠害 谁之过 挖大芸灭天敌 人为之[N];兵团日报(汉);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全林;退化人工梭梭林的群落特征及其恢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引nc;近三十年来新疆甘家湖自然保护区梭梭林退化过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3 董志玲;干旱荒漠区人工梭梭林土壤碳氮储量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4 李启财;新疆甘家湖自然保护区梭梭退化机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燕南;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与恢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卢小妹;民勤人工梭梭林土壤微生物时空异质性与土壤非生物因子关系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43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43821.html